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古韵村落,吸引众人目光
“大冶有个水南湾古民居!”春节期间,大冶市大箕铺镇水南湾的名声不胫而走。3000人共居大型古民居的消息,被全国60多家媒体相继转载。水南湾位于世界青铜文化发源地、大冶市城南的大箕铺镇东山西麓,距大冶城区13公里,武九铁路大箕铺镇2公里处,315省道斜村而过。这里可谓四通八达。水南湾是大冶与阳新交界处的一个古村。相传南江水在此曲折回旋,穿雷山,泻挹江而得名,村前十里长河,如玉带飘飘,成年累月,水送金沙;村后百里东山,连绵起伏。从大冶城区出发,驱车不过15分钟就到了水南湾。记者赶到这里的前夜,大冶下了一场雪,水南湾在白茫茫的东山环抱下,显得更加神秘。记者首先来到了水南湾的祠堂。祠堂大门的构造与其他老祠堂并没有什么不同,醒目的是门口一对一人高的石鼓:左麒麟,右青龙,中间一只叼着铁环的狮子。村干部曹茂雄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曹氏族人中有一武官,在为官时,私自将官款带回老家,后被朝廷发现。正当朝廷准备处罚时,发生战乱。该武官毅然回到朝廷,负荆请罪,重披战袍,屡建奇功,后被朝廷宽恕。当他告老还乡时,特意带回了这对石鼓,告诫后人为官要廉洁自律。祠堂门口的大木凳上坐满了老爹爹,大家有的在聊天拉家常,有的蹲在地上下棋。曹茂雄介绍,木凳和地板上的棋盘都是古人在几百年前留下的,每天不管刮风下雨,爹爹们都会来到祠堂门口。走进幽长的小巷,踏着古代工匠们用鹅卵石和青石砖铺成的巷道,“嗒嗒”之声透过爬满青苔的古屋。石门口、竹椅上,穿布扣蓝衣的老人、染了黄头发的新媳妇、祠堂里打着乒乓球的男童,古朴与现代汇集于一起。穿过大半个村庄,才来到了已经修葺一新的古宅大门九重门。九重门共有36个天井72个槛窗,让人感觉到非凡的大气。天井既可采光,又是古民居的排水系统。排水口独具匠心地使用了鲤鱼石刻,鱼口直通下水道。村民同住一所大宅里,各家各户虽独成体系,但雨天串门时完全不会湿鞋。水南湾三面环山,身后便是东山。在东山山脚,山水源源不断地流下,三个用石块修筑的水池便是村民们的日常用水来源。水池内有着少许苔藓,仔细一看,里面竟还有几条小鱼。水面上还在冒着热气,伸水触摸,水是温的。村民介绍,这里的水冬暖夏凉。同记者一起踏访水南湾的大冶市文化馆副馆长柯小杰介绍,建于明末清初的水南湾古民居受徽式建筑风格影响较大,但砖雕、木雕、石雕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砖雕多为龙形,建在风火墙上。木雕内容多为生活场景、花鸟图案。石刻多在石桌和厅中立柱的基础之上,刻的多为花兽形象,花为牡丹,兽为麒麟,取其富贵祥瑞之意。但还有不少石刻中兽的形象奇特,到底为何物,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百余工匠,13年造就水南湾
“这个宅子,是100多个工匠修了整整13年才完工的!”在水南湾曹氏古宅前,70多岁的曹树钟老人掐指向记者叙说这古宅的历史。他是曹氏家族落户水南湾后的第15代人,而今他也已是四世同堂。听说记者采访,村里的老人热心地搬出了家谱。据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的这一支族人,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时期从江西瑞昌迁居过来的。族人中有一女子乃当时皇帝身边的贵妃,因此曹氏家族在当地也显赫一时。随着家族人丁的日渐兴旺,曹氏家族决定在老屋的附近建造新的大宅。修建老宅时还有过一段故事:建房时曹氏家族严格规定施工人员每担只能挑8块砖,一旦发现谁多挑了,家族便会邀请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然后告知其第二天不用来上工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保证青砖的棱角不受损伤,二是严格控制建设速度,防止粗制滥造,以保证建筑质量。就这样,100多工匠用13年的汗水,终于在水南湾树立起了一片极具安徽风格的建筑。核心建筑是气势恢宏的九如堂,其内九重门连通两旁上百间横屋,使整个家族浑然一体。因此,九如堂自然就成了家族活动的主要场所,祭祀、婚丧嫁娶等活动仪式都在此举行。“碰上哪家有喜事,所有的人都聚在了九如堂,那真是壮观!”村里老人们还习惯于回忆这些往事。修建水南湾的13年里,也留下了美好的传说。传说主人每次杀鸡给匠人们吃时,唯不见鸡肝。匠人们离去时,便将门前四根大柱倒立。走到半路,打开礼品盒发现装满了腌制好的鸡肝,才知主人意在让他们带回给家人品尝。匠人们方知误会了,便返回用斧子在四根倒立的柱子上各敲三下,并留下了“倒立倒发,倒说倒好”的吉言。从此,在水南湾说话便无任何禁忌了,在方圆百里传为佳话。
守节60载,寡母建立家业
随着家族的兴旺,曹氏后人又在老宅两边兴修风格同一的建筑,使水南湾的古宅的规模不断扩大。清朝道光年间,嫁入曹家的石氏守节60年,带领儿子建宅的故事更是成为一段佳话。相传石氏嫁入曹家,育得一子。但不久,教私塾的丈夫英年早逝,倔强的石氏决定守节至死。为了让儿子在家族中不被小视,石氏决定拿出所有的积蓄兴建一座大宅。历经十数年,石氏终于在老宅的旁边,兴修起一座有30多间房屋的宅院。雕梁画栋青堂瓦舍,风格与老宅如出一辙。这就是现在水南湾古宅中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个建筑群。而房屋建成之时,石氏儿子也已出人头地,成为朝廷的大学士。石氏建宅的事迹,经过层层上报,也被皇上知晓,皇上大为感动,亲笔赐封了一块大匾——“节孝可风”。石氏去世后,乡人呈请清廷旌表,在村头为其建立了一处牌坊,加以纪念。文革中,古宅虽然得以保存下来,但是道光皇帝亲赐的大匾和牌坊却被毁掉。
两次大火,古宅遭受重创
五百年来风雨沧桑,水南湾曾经两次遭受重创。民国二十年,大冶县城的国民党为了追查村里的共产党员,派人将村子包围了,族人们被迫逃到了古宅后的山上。因为抓不到人,官兵们点燃了家族的祠堂。眼看大火就要殃及祠堂旁边的古宅,族人们顾不得安危冲下山,将大火扑灭,古宅这才被保护下来。在日寇侵华期间,村民们巧妙利用建筑布局袭击日寇,使不少日寇命丧水南湾,以致日寇火烧九如堂。后村民们又依样重建,如今这里仍然保存着许多古色古香的明清风格建筑,有华丽宅院、雕花阁楼、石雕漏窗、石门石鼓、连环古井……让人联想到古宅昔日的辉煌。
时势变迁,古民居待保护
古民居,是大冶人的一部安居史、风俗史、社会生态群落史,也是楚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水南湾的古民居历经多年风雨和战乱何以仍能相对保存完好?柯小杰分析说,因为该村以宗族群居为主要的生活居住方式,同姓同宗同族,全村500多户3000多人口为同一个祖宗,民居是祖宗留下来的财产,大家都有保护和使用的义务和权利,所以才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但是,目前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与其他地方的民居一样,水南湾古民居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文物贩子走私猖獗,水南湾村的古民居也不免遭文物贩子的毒手。柯小杰曾经多次前往水南湾村观察,对此深有感触。据他介绍,他每到该村一次,总会发现少一两件木雕或石雕,比如说其中一个“万寿”石雕,在不久前不见了。还有一家楼上的画板也被低价卖给了文物贩子。在记者采访途中,就有一年轻男子后悔地说:“去年我还将8面木雕以1600元卖给了他人,现在真是后悔啊!”柯小杰认为,现在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古民居的保护应该纳入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来予以科学论证,不能仅仅因为建设而拆掉原来有价值的古民居群,要让古民居成为一道风景。另外还要防止保护性破坏,防止村民因为想要保护但不得法导致其建筑格局等遭到破坏,特别不能将其拆了之后重建。去年岁末,省政协副主席蒙美路与有关专家曾经考察了黄石的古民居,并专程前往水南湾村。蒙美路指出,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是对人类文明的保护、继承、延续和发展,是地域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步的综合体现,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一定要重视这一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产资源,将历史名人与古民居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起来,力争在两年内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历史价值高的品牌古民居。
- 上一篇:后海是北京名人故居的地标
- 下一篇: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获“最具竞争力展会”
猜你喜欢
- 2010-08-04 浙江温岭发现南宋词人戴复古族人墓地
- 2006-02-20 三千族人共居一宅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