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人民摄影”新闻摄影奖揭晓

兰亭书童 2006-02-27 书坛快报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 农民工三下大海与“麦莎”争夺落水女 钱程 摄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获年度图片大奖;本报记者获六个奖项


  中国青年报贺延光拍摄的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摘得《人民摄影》报第14届新闻摄影作品年度图片大奖。昨日,《人民摄影》报第14届(2005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揭晓,本报在此次评选中获得六个奖项。


  在此次评选中,除了年度图片大奖由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的作品“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摘得外,本报记者陈杰获杰出摄影记者奖,《南方都市报》梁音获杰出图片编辑奖、本报记者郭铁流拍摄的“生命之重”获杰出图片专题奖。除上述奖项外,另有8类16项共48个奖项花落各家。本报记者张涛拍摄的“南亚地震”获非突发新闻类组照金奖;本报记者陈杰拍摄的“两亿皮草收入背后的杀戮”、“生命中最后的留影”分别获自然环境类组照银奖和新闻人物类单幅铜奖;本报记者浦峰拍摄的“京城运煤工”获日常生活类组照铜奖。


  ■评委观点


  图片质量比往年有提高,反映内容新闻性有所加强,但报道应该更进一步深入,摄影语言也有必要更加准确。———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 长胡颖


  南亚地震等国际题材中国记者到场了,拍到了,体现了中国媒体对国际事件的关注度,视野的全球化,这是中国媒体的进步。———新华社摄影部主任 徐祖根


  都市报摄影队伍近年发展很快,无论从内容范畴还是语言方式,都体现了记者与国际的不断接轨。———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 于文国


  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呈现最新的新闻摄影语言,这种交流是必要的。———新华社图片总汇总经理 黄文


  《人民摄影》报历年的新闻摄影评选已经越来越被新闻摄影专业人士所重视,几乎代表了国内新闻摄影的最高水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图片库本身是一个摄影师交流的平台,通过对如此高水平比赛的参与,对扩大新闻摄影师之间的交流范围,提升新闻图片价值,发现和发掘优秀的新闻摄影师、摄影作品都是很好的推动。———国新图库执行总编 柴继军、


  不同的比赛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参赛者重在参与,重在平常对人和新闻的关注。———中国荷赛奖得主、中新社记者 王瑶


  评比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北京青年报摄影部主任 胡金喜


  办到14届,难度越来越大,我们也在不断改善。最佳专题获奖作品很有震撼力。———人民摄影报社长、总编辑 霍玮


  新闻摄影不是沙龙摄影,不光强调影调色彩,它还要体现摄影记者的突破力,对现场的控制力。 ———南方都市报图片总监 王景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非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    中国青年报 贺延光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闻人物类单幅金奖 第一家庭的吻     胡海昕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常生活类单幅金奖 顶牛    刘栋杰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体育新闻类组照金奖 十运旋律     傅拥军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文化艺术类单幅金奖 台前幕后     傅拥军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自然环境类组照银奖 两亿皮草收入背后的杀戮      新京报 陈杰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杰出图片专题奖 生命之重      新京报 郭铁流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日常生活类组照铜奖 京城运煤工     新京报 浦峰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非突发新闻类组照金奖  南亚地震     新京报 张涛 摄

Tags:摄影   揭晓   新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