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河北两古墓遭盗挖 文物部门称不在保护范围

兰亭书童 2006-05-19 各地展讯 评论
       村民惋惜“土疙瘩”墓穴遭盗挖

  近日,无极县北苏村村北两座被村民称为“土疙瘩”的古墓先后被人盗挖。虽然村民们说不出“土疙瘩”到底有多大价值,但从老辈子流传下来的“唐朝古墓”传说还是让村民对“土疙瘩”充满遐想,并为其被挖惋惜不已,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古墓进行鉴定保护。


  ■村北“土疙瘩”遭盗挖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无极县北苏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村北,见到了一处3米多高、直径10米左右的圆形土丘。“这就是被人盗挖的古墓,我们管它叫土疙瘩。”爬上土丘顶部,出现了一个1米多长、半米多高的洞口。向内看去,少说也有七八米深。洞口周围截然不同于周围土质的沙土明显是新翻出的,其中还夹杂着许多残碎的青砖。


  村民魏先生指着洞口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一个盗洞,而且时间还不长。”据他介绍,由于老人们传说“土疙瘩是唐代古墓”,所以他一直留意着,“去年年底给小麦压冬水浇地时,顶部封土还是完好的,可‘五一’前过来时却发现顶部多了个4米多深的盗洞。”几天后,他再次前来查看时,惊奇地发现盗洞已深达数米,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记者看到,距该处西侧数百米外,还有一个类似的土疙瘩,顶部同样有一个黑洞。


  ■村民希望“古墓”得到保护


  魏先生告诉记者,村里一直就流传着“村北十二土疙瘩实乃古墓”的传说。还是在他年幼时就听村里老人绘声绘色地讲,那些“土疙瘩”是唐代古墓,唐代武将苏烈死后就埋葬在该村,苏氏家族原系此地人,取名苏村,随着唐后期一部分人迁往村南,称之为南苏,该村遂名为北苏,至今该村还流传着“打开苏烈坟,世上无穷人”的民谚。


  据悉,村里的“土疙瘩”原本还有多个,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只剩下了这两个。


  对于土丘顶上的洞眼,村民认为,“肯定是盗墓贼干的,太缺德了。”村民惋惜地表示:“祖上留下来东西现在都是国家的,要是里面有文物,也应该让文物部门收回去保护起来,不能让盗墓贼拿走。”


  ■文物部门称“不在保护范围”


  当天上午,记者将此事反映给无极县文物部门,该县文化局负责文物工作的孟银萍局长随即带工作人员前往现场。


  孟银萍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勘查现场发现,村民反映的“土疙瘩”不在该县目前各级文物保护范围内。通过对村民走访,工作人员认为,这些“土疙瘩”可能是该村以前家境较好的村民的坟墓,他们会继续调查。

Tags:河北   古墓   文物   不在   部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