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沪上石库门文脉源远流长,阮仪三直言。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日前在上海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以城市遗产保护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它以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仪三个人名义发起,资金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并将全部用于城市遗产保护。阮仪三表示:“申报文化遗产是好事,但我们缺乏对遗产本身的认识和传承,它依赖于民俗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新型城市的土壤。”
保护故居≠供一座庙
上海有许多石库门房子都曾是历史名人的居住地。如今,这些房子有些被保护起来成了名人故居或陈列馆,另有一些却住有居民,只在外墙上悬挂了某某名人曾在此居住的铭牌,却无法供人参观。对此,阮仪三坦言:“现在的名人故居就是一座供起来的庙,里面住的居民都与名人毫不相干。”他举例:“在马克思故居住着燕妮的孙女,我们前往参观时,年纪已经很大的她就坐在那里和我们讲自己及祖父母的故事。在莎士比亚故居,一条街上都保留了莎翁当年生活时的一切,比如他曾坐过的椅子,我们还可以在这把椅子上坐一下,喝杯咖啡,让人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情景。”
阮仪三指出,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是有区别的,“建筑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能被使用,但名人故居的保护则应让那些和该建筑有历史渊源的人居住,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历史情感;这些住在里面的人必须具有保护建筑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并签订协议。”阮仪三说:“这张协议就是不能随意更改建筑的任何部分。”
阮仪三坦陈,以前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很可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标本。“有些人认为应该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阮仪三说:“毕竟生活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能保留的只是物质形态和氛围。”
修复遗址≠造假古董
在各地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中,搞“主题公园”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此次,阮仪三在视察大运河时,就发现江苏某地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被做成了一个城市公园。对此,阮仪三建议:“大运河不同地段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恢复沿岸明清以来城市建筑风貌,甚至可以恢复两岸的纤道———纤道边还有一条小河,那是非常漂亮的。大运河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桥梁,我们也应努力改变航道以保留这些桥梁。”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阮仪三提出五个“性”,即“原真性”、“独特性”、“唯一性”、“整体性”和“可读性”。由于遗产保护促进了经济发展,许多地方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却是作为旅游项目有多少回报。对此,阮仪三指出,遗址本身并不具备旅游的要求,搞旅游实际上是会破坏遗址的。“现在许多地方都说是在遗址上恢复原样,其实是制造假古董,原来的风貌一点都没有传承。德国的法兰克福也是重新建造起来的城市,原来的古建筑几乎都没有了,但它不是假古董,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呈现原有风貌。”阮仪三说:“在遗产资源的利用上,旅游是突破点,它可以形成一种循环的动态保护模式,但着眼点必须在保护遗产上。”
中国遗产保护人才奇缺
法国是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得非常出色的国家之一,他们在维护、修葺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甚至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占全国经营额的68%。而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可以用奇缺来形容。阮仪三透露,近日在同济大学举办的“世界遗产高层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国际文化遗产组织能在中国创办遗产学校。
上海的小区都有物业,哪里坏了就可以让老师傅修,但修石库门和修房子是有区别的,“修老房子的必须是技艺较高的人,他们要会砌空头墙,画清水线。而且修老房子还得使用老材料,比如土窑烧制的灰砖等。”
“我们现在在积极申办遗产学校,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遗产保护人才。”阮仪三说:“在法国,有专门的‘国际建筑师’对城市历史建筑区域进行独立保护、规划。这些人必须拥有工程、考古双硕士,工作7年以上,然后在夏鲁学院学习一年半后,才能获得这样的资格。而目前法国共有200个‘国际建筑师’。”)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日前在上海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以城市遗产保护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它以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阮仪三个人名义发起,资金来源于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并将全部用于城市遗产保护。阮仪三表示:“申报文化遗产是好事,但我们缺乏对遗产本身的认识和传承,它依赖于民俗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新型城市的土壤。”
保护故居≠供一座庙
上海有许多石库门房子都曾是历史名人的居住地。如今,这些房子有些被保护起来成了名人故居或陈列馆,另有一些却住有居民,只在外墙上悬挂了某某名人曾在此居住的铭牌,却无法供人参观。对此,阮仪三坦言:“现在的名人故居就是一座供起来的庙,里面住的居民都与名人毫不相干。”他举例:“在马克思故居住着燕妮的孙女,我们前往参观时,年纪已经很大的她就坐在那里和我们讲自己及祖父母的故事。在莎士比亚故居,一条街上都保留了莎翁当年生活时的一切,比如他曾坐过的椅子,我们还可以在这把椅子上坐一下,喝杯咖啡,让人能亲身感受当时的情景。”
阮仪三指出,建筑保护和文物保护是有区别的,“建筑从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能被使用,但名人故居的保护则应让那些和该建筑有历史渊源的人居住,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历史情感;这些住在里面的人必须具有保护建筑的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并签订协议。”阮仪三说:“这张协议就是不能随意更改建筑的任何部分。”
阮仪三坦陈,以前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很可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标本。“有些人认为应该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阮仪三说:“毕竟生活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能保留的只是物质形态和氛围。”
修复遗址≠造假古董
在各地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中,搞“主题公园”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此次,阮仪三在视察大运河时,就发现江苏某地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被做成了一个城市公园。对此,阮仪三建议:“大运河不同地段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恢复沿岸明清以来城市建筑风貌,甚至可以恢复两岸的纤道———纤道边还有一条小河,那是非常漂亮的。大运河上还有许多优秀的桥梁,我们也应努力改变航道以保留这些桥梁。”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阮仪三提出五个“性”,即“原真性”、“独特性”、“唯一性”、“整体性”和“可读性”。由于遗产保护促进了经济发展,许多地方在进行遗产保护的同时首先想到的却是作为旅游项目有多少回报。对此,阮仪三指出,遗址本身并不具备旅游的要求,搞旅游实际上是会破坏遗址的。“现在许多地方都说是在遗址上恢复原样,其实是制造假古董,原来的风貌一点都没有传承。德国的法兰克福也是重新建造起来的城市,原来的古建筑几乎都没有了,但它不是假古董,所有的细节都是真实呈现原有风貌。”阮仪三说:“在遗产资源的利用上,旅游是突破点,它可以形成一种循环的动态保护模式,但着眼点必须在保护遗产上。”
中国遗产保护人才奇缺
法国是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得非常出色的国家之一,他们在维护、修葺文化遗产的过程中甚至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占全国经营额的68%。而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人才可以用奇缺来形容。阮仪三透露,近日在同济大学举办的“世界遗产高层学术研讨会”就是希望国际文化遗产组织能在中国创办遗产学校。
上海的小区都有物业,哪里坏了就可以让老师傅修,但修石库门和修房子是有区别的,“修老房子的必须是技艺较高的人,他们要会砌空头墙,画清水线。而且修老房子还得使用老材料,比如土窑烧制的灰砖等。”
“我们现在在积极申办遗产学校,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遗产保护人才。”阮仪三说:“在法国,有专门的‘国际建筑师’对城市历史建筑区域进行独立保护、规划。这些人必须拥有工程、考古双硕士,工作7年以上,然后在夏鲁学院学习一年半后,才能获得这样的资格。而目前法国共有200个‘国际建筑师’。”)
- 上一篇:世界杯纪念品
- 下一篇:中国成马来西亚最大的礼品来源地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国博邀网络名人领略中外艺术
- 2015-03-15 民国名人书札行情看涨 专家提醒收藏秘诀
- 2015-03-15 民国名人书札手稿行情看涨
- 2015-03-13 名人信札收藏日渐火爆 数量稀少成为障碍
- 2015-03-13 名家画瓷:探求当代名人瓷新领域
- 2015-03-13 辛亥名人书法成收藏热点 图
- 2015-03-13 英博物馆收藏名人剩饭 查尔斯剩面包卖3000
- 2015-03-12 春拍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名人书法升值潜力大
- 2015-01-21 李白故居晋升国家4A级景区
- 2015-01-20 王小勇书法艺术展在胡雪岩故居盛情开展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