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渝农民用粮食绘出《清明上河图》

兰亭书童 2006-07-03 书坛快报 评论
重庆合川市肖家镇圣明村农民杨福贵用52万粒粮食“绘”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经典名作《清明上河图》。这是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得的消息。

  据新华社重庆7月1日电,用粮食“绘”制的《清明上河图》长8.22米,高0.93米,共享粮食16种,约52万粒,最大的粮食是绿豆,最小的是芝麻。该作品描绘了宋朝京都开封的清明时节,自乡村沿河道,经城市街道至皇宫后花园的热闹情景。整幅画有桥梁数十座、各种船舶上百只、楼宇数百座、人物一千二百余人。


  44岁的杨福贵从小喜爱书法,五年前赴西安拜师学习用粮食制作艺术字的绝技,一学就是三年。去年5月,杨福贵学艺回乡创办了粮食书画工作室,一年来精心创作了近100幅粮食书画作品。走进他的工作室,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屋角堆的,全是他用大米、黄豆、绿豆、黑米、麦子、乔麦、玉米、芝麻等五颜六色的粮食“绘”制成的书画作品。


  杨福贵介绍,制作粮食书画首先要对粮食进行防虫、防霉、防变色的处理。产品制作工序纷繁,先要设计初稿,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或字根据所需尺寸放大或缩小,再用刻刀临摹于有机玻璃上,并用毛笔上胶于有图文的玻璃板中,最后用镊子一粒粒将所需粮食粘贴上去。他说:“我是一位普通农民,不但要种粮食,还要把粮食变为艺术品销往海内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粮食书画的独特艺术。”

Tags:粮食   绘出   清明上河图   农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