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中国古代书画成中贸春拍聚焦点

shxw 2007-07-13 热点透析 评论

■赵榆
  多幅《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登场竞拍
  中贸圣佳公司2007年春季大型拍卖会将于8月18日-20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15日-17日展览3天。此场春季大拍,共推出《清嘉庆王朝御制官窑瓷器专场》、《清朝单色釉瓷器专场》、《瓷器杂项古玩专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作品专场》、《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中国当代优秀画家绘画选集专场》、《油画专场》等8个专场。
  此次中贸春拍的最大看点聚集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其中经《石渠宝笈》著录过的作品就有6件,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过的作品有8件。《石渠宝笈》是清朝乾隆、嘉庆两代皇帝历时62年,组织全国学者、画家、鉴赏家对于清朝皇宫、御苑、行宫等陈设、储存的书画文物进行大普查后,分别进行鉴定登记、造册并编辑出版的总账簿。曾经在皇家保存,经过鉴定著录于《石渠宝笈》的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被世人所追捧。此次上拍的6件《石渠宝笈》著录过的拍品中,徐扬的《南巡纪道图》手卷十分引人注目。该手卷长1915厘米、高28厘米,作者将乾隆皇帝南巡从京城“广宁门”出发,至“苏州府”、“万寿亭”,经过的78处要地,一一绘制在长卷之中,使大半个中国的山川风物、城镇地标一览无余。作者笔墨典雅工致,构图宏伟缜密,是一部浩繁的鸿篇巨制,十分珍贵。此卷收录于《石渠宝笈》,后流出皇宫,著录于《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国宝沉浮录》,曾经存放于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今国家文物局前身)。以后又再次重入故宫,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是中国文物中仅有的“双著录”身份的文物,因为落实政策,再出宫门,重返民间。此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历史
价值、地理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是一件国宝级文物,引起广泛的关注。
  另一件引起藏家广泛注意的作品是恽寿平的《山水、花卉扇面册》。恽寿平(公元1633-1690年),清初隐居乡里,卖画为生。他的山水画用笔古朴,气厚力沉,后改花鸟画,继承发展了没骨法,创造出形象生动、色彩明媚、笔调简洁的新画风,开创了一代新风,时人争相仿效,形成“常州画派”,影响至今。这件《山水、花卉扇面册》中的山水部分,包括了他早、中、晚各个时期的作品。早期尖毫勾皴,浓墨点树,高旷清淡,荒率中见秀润;中期墨色滋润,风格细秀郁茂,挺劲奇崛;50岁以后用笔苍劲,技法灵活多变,画风苍老,艺术成熟。花卉部分也包括了早、中、晚各个时期的佳作,有的形神兼备,清新淡雅,有的苍劲放逸。此册包括了恽寿平一生创作的佳作,十分难得。
  8件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著录过的作品包括:王原祁的《高峰甘雨图》立轴、郑燮的《兰竹石图》立轴、黄鼎的《仿古山水册》12开、任伯年的《松鹤图》立轴、萧晨的《东阁观海》立轴、明代佚名《版筑求贤图》立轴等,都是难得的珍品。其中,郑燮的《兰竹石图》立轴殊为难得。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美术史上誉之为“扬州八怪”。郑板桥喜欢画兰、竹、石,但是在一幅画中把兰、竹、石画全的作品很少。据统计,《郑板桥书画集》中收录了他的作品200幅,而将兰、竹、石全绘于一纸的仅有11幅,其中大幅的更少,超过高200厘米、宽100厘米的仅两件。此《兰竹石图》立轴,高200.5厘米、宽106厘米,更为少见,显得更加珍贵异常。
  此外,本次拍卖瓷器古玩杂项专场亦推出很多艺术精品,其中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别具风采。珐琅彩瓷器是用珐琅料二次烧成的釉上彩瓷器,系清宫造办处珐琅彩作坊用珐琅彩料在皇宫内烧制成功的一种极为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专为皇宫御用秘藏。初创于清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中期,前后约有40年左右。质地精,品种少,产量少,秘藏于宫苑,一般人很难接触到。现实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少数几个单位有比较集中的收藏。此件“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高14厘米,敛口、鼓腹、圈足,器底蓝料书“乾隆年制”宋体四字款。胎体轻薄,色彩凝艳油亮,有油画效果。外壁白釉地,绘珐琅彩通景庭园人物图,曲折的围墙内有参天的桂树,盛开的芙蓉,两个妇人三个孩童在园内玩耍休息。整个画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喜庆吉祥,十分动人。画面空白处,用行书题写唐人李峤《咏桂花》诗句“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旁边钤“仁化”、“德高”、“志远”三枚闲章。整体画面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显得庄重典雅,是一件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御制珐琅彩瓷器历来被世人所瞩目,近几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屡创新
高。此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流传有序,其在拍场上的表现值得期待。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