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永城“书法村”:一村5个中国书协会员

shxw 2007-07-16 热点透析 评论

翰墨飘香“书法村”

     老年人茶余饭后干什么?练书法。中年人忙完农活儿干什么?练书法。孩子们做完作业干什么?练书法。这不是幻想,而是永城市茴村乡茴村村民的真实生活。

    走进茴村乡茴村这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空气里似乎飘散着一股淡淡的墨香。随便再走进几户人家,房间里也大都挂有书画,作者亦是房屋的主人。正在感叹时,村主任马永军赶了过来:“我们村老人、小孩儿,差不多人人能写毛笔字,家家户户屋子里都挂满了字画。前面是俺村的‘书法展厅’,我带你们去看看……”

    马主任说的展厅近300平方米,进入展厅,犹如到了传统文化博物馆,书法作品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这可是我们从每家每户展览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代表了村里书画的最高水平。你看这幅,作者叫杜起文,是永城市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这幅《雪》的作者叫杜强,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们可是我们村的‘农民艺术家’呀!”马主任如数家珍,让人对这个小村又添了几分敬佩。

    马主任介绍说茴村的书法氛围形成以久。芒砀山刘邦斩蛇碑、抗大四分校纪念碑等皆为茴村世纪老人郑效治先生书丹。郑效治先生酷爱书法,一生专注王羲之、李北海,心无旁骛,终融龙象为一体。郑效治先生的书法成就渐渐影响了村里广大村民,大家纷纷跟着郑效治先生学书法。学书法、写书法渐渐成了村里男女老少的共同爱好。为了满足村民对书法爱好的需要,村里成立了书画协会,办起了书法展厅和家庭书法展,每年还举办两次书法比赛,举办笔友会,提高村民的书法创作水平。目前茴村现有书法爱好者580多人,并诞生了中国书协会员5人,省书协会员8人,市级书协会员18人。参加国家和省市级书赛获奖的农民有50余人。通过书法艺术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村里的风气也好得很。

     “俺村从来没有打麻将、说闲话的,村民平时干完活儿、吃完饭都喜欢写俩字儿。俺写字不为别的,累了写俩字儿就图个心里舒坦。农闲时节邀请专家来授课,举办笔友会,提高村民的书画创作水平。通过书法艺术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村里的风气也好得很。”马主任满脸自豪。

    “这么说,咱们村已经达到新农村建设中提到的‘乡风文明’这个标准了。”一位同来的同志和马主任开起了玩笑,“那是,俺村要是不文明,这十里八村的姑娘能抢着嫁到俺这里来?”马主任一本正经的表情,让大伙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过去了,笔者还沉浸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之中。走在村里,时不时能看到劳作归来的村民聚集在场院挥毫泼墨,切磋交流;还有的在家中案头铺纸研墨,三代同习。(宋一平)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