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蛇皮作画,叫好亦“叫苦”

兰亭书童 2007-07-31 热点透析 评论
       一种“蛇皮鞣制工艺及蛇皮书画”,先后获得了中、美、英三国的发明专利,五次夺得国内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等最高金奖。然而,这项世界首创的成果问世14年来,被誉为“蛇皮画第一人”的发明者谢昭义却一直犯愁着:谁来挽救濒临绝境的蛇皮画?

  古代有以羊皮、牛皮记事作画,可就没听说过用蛇皮当画纸的。这“蛇皮画”到底有啥稀罕?本月27日,记者专程赶到“蛇皮画”发明人谢昭义在揭阳市区的家中一探究竟。


  邮票大的蛇皮画卖了6000元


  谢昭义打开一个普通的塑料袋,从中取出一捆纸,展开来,便是一张张画,山水、《群虎图》、《奔马》和书法帖子等。画纸质料与熟宣纸极为相似,只有纸面隐约的蛇鳞纹路,证明这些画其实均是蛇皮书画。


  谢昭义介绍说,蛇皮画除了拥有高档纸和中国宣纸的优质特性外,还不怕虫蛀、不怕潮湿、耐水浸、不褪色、不变质、可永久收藏,克服了中国宣纸的美中不足。谢昭义经过实践,发现蛇皮纸可通用于中国书画、西洋画、水彩画、素描等。


  蛇皮画发明之后的一次牛刀小试,让谢昭义欣喜地看到了蛇皮画的未来前景。1992年,谢昭义将刚创制不久的几张蛇皮画带到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工艺品商场,本抱着试探的念头,结果,一位从未见过“蛇皮画”的台商如获至宝,解囊6000元买下了一张邮票大小的《奔马图》。谢昭义由此意识到蛇皮画大有挖掘的市场潜力空间,立即采取行动:1993年、1995年和1996年,谢昭义的“蛇皮鞣制工艺及蛇皮画”先后获得中国、美国、英国的发明专利;1993年,蛇皮画获得“中国爱迪生杯”、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等5项全国最高金奖。带着蛇皮画,谢昭义还应邀参加中国高新技术代表团,赴新加坡和美国参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作品获得多项国际荣誉。


  废弃蛇皮激发蛇皮造纸灵感


  现年67岁的谢昭义老人其实是一位朴实地道的农民。谢昭义出生于揭阳市揭东县玉蟯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潮汕地区有名的油漆师傅、画师。在父亲的熏陶下,谢昭义自小便酷爱画国画。由于长期与国画打交道,谢昭义深知中国宣纸的美中不足,年代久远便容易受潮、受虫蛀。为此,这个小青年一直在琢磨如何改良画纸的办法。


  1979年,谢昭义赴深圳当画工。一天,他经过一个农贸市场时发现了许多被丢弃的蛇皮,又脏又臭。顿时,谢昭义脑海里闪出用蛇皮造纸、变废为宝的念头。谢昭义当即辞工返回揭阳家乡,潜心研究“蛇皮造纸术”。为了探索化学配方,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谢昭义一边看书学习一边做实验。遇到了解不开的难题,谢昭义便远上广州,晚上寄宿在兄嫂家,白天到中山图书馆查阅有关化学知识、皮革加工技术方面的书籍。谢昭义全身心扑在学习研究上,家中的农活和孩子都交给了妻子照顾,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他只能长期依靠广州的兄嫂省吃俭用来支持其有限的研究经费。


  经历了200多次的反复失败,1991年12月,谢昭义的蛇皮造纸术终于成功面世了。他独创的蛇皮鞣制工艺,用人工养殖蛇皮经过秘制的化学药水反复浸泡,作表面腐蚀处理,去掉粗糙的蛇鳞,使其柔软、具备吸色吸墨的性能。整个鞣制过程需经十余道工序,耗时半个月。


  因资金缺位市场难觅蛇皮画


  世界首创的“蛇皮画”从申请国内发明专利算起,迄今已达14年,但人们在收藏界、市面上却难觅蛇皮画的芳踪。一提及此,谢昭义老人满脸是尴尬与无奈。摆在他面前最大的坎,就是资金缺乏的问题。


  谢昭义过去务农,本来便没什么积蓄,曾经筹资创办了一家蛇皮书画工艺厂,因无力维继也最终停产了。谢昭义并非没有遇到“发财”的机会。他告诉记者,1999年,美国一家投资公司曾给谢昭义发函,许以重金买断他在美国获得授权的蛇皮画发明专利,但谢昭义拒绝了:“给我金山银山也不能给,蛇皮画应该是属于中国的!”


  谢昭义说,其实投资蛇皮画,最小生产规模的启动资金只需200万元,国内有许多人工养殖蛇场,蛇皮纸的原材料资源丰富,他只要有资金支持,便可以办一家蛇皮画创作基地,并邀请知名书画家创作蛇皮画,打开市场。


  据介绍,虽然2003年、2004年广东省和揭阳市的科技部门共拨出专款十余万元扶持蛇皮画的研发,但对整个项目的开发仅仅是杯水车薪。“如果迟迟得不到开发推广,蛇皮画成果真的会湮没在乡间!”寻求各方资助,是谢昭义天命之年的夙愿。

Tags:蛇皮   叫苦   叫好   作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