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一代巨匠心艺永芳

兰亭书童 2007-08-20 热点透析 评论
在艺术大师徐悲鸿诞辰112周年之际,昨日大连徐悲鸿艺苑在天津街正式开馆。徐悲鸿夫人廖静文、次子徐庆平应邀来连参加纪念活动并为艺苑揭匾。来自全国的各地的徐悲鸿弟子、著名书画家等百余人出席纪念活动。廖静文、徐庆平在活动现场接受了记者专访。

  悲鸿一生心愿终获慰

  已85岁高龄的廖静文女士向与会来宾深情地讲述了她与大连的渊源。“大连不仅是经济发达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我多次到大连,每一次都留下了难忘的、美好的印象和回忆。”1953年,徐悲鸿去世。两年后,廖静文携儿子徐庆平、女儿徐芳芳首次来连。“那时悲鸿去世不久,在大连度过的美好假期让我终生难忘。”

  此次来连参加大连徐悲鸿艺苑开馆等纪念活动,让廖静文感慨万千。“悲鸿是睁着眼去世的。他一生都盼望国富民强,却至死未能如愿,终成一生的遗憾。我想,现在他若有知,应该可以瞑目了。”说至此处,廖静文老人已是声音颤抖。“每一次来大连,看到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我都会想,如果悲鸿看到这一切该多好,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中国的发展。”在徐悲鸿离开半个多世纪后,在中国、在世界各地,人们仍然尊敬他、纪念他,继承和发扬着大师的艺术精神,这同样使廖静文感动,“悲鸿泉下有知,当可告慰。”

  大师艺术精神长留存

  1955年,第一次随母亲来连时,徐庆平才7岁。转眼54年过去了,已过花甲的徐庆平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他是徐悲鸿儿女中唯一承继父业从事绘画艺术的。在他看来,大连徐悲鸿艺苑的成立是大连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大连是东北乃至全国闻名的地方。经济发展快,文化事业也在东北很有代表性。大连徐悲鸿艺苑的成立一定会促进大连、东北乃至全国绘画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徐庆平认为,在当今社会,纪念徐悲鸿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他的艺术精神。在创作方向上,“父亲把艺术创造精神概括为:欲穷造化之奇,探人生究竟。也就是说既要描绘自然,也要关注社会、人生。”在创作方法上,“父亲主张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艺术,并进行有效融合。”徐庆平解释说,这种学习和借鉴是有条件的:第一必须是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第二是能够和中国民族艺术相融合。“这种融合不是丧失自我的照搬和模仿,而是保持自身气派同时的开拓创新。在父亲一代人,这种开拓创新带动了中国艺术进入现代;对于后人,这种开拓创新的艺术精神应永远留存。

Tags:巨匠   心艺永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