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贵州明代古城墙遭游客涂鸦成“大花脸”

兰亭书童 2007-10-09 热点透析 评论

    “XX我爱你”、“xxx我也爱你”,这不是某对情侣互诉衷肠的情书,而是在明代古城墙上用红漆留下的“宣言”。福泉古城垣是贵州为数不多的“国保”之一,但由于无人管理,这座600多年历史的城墙已被涂成“大花脸”。


    明代古城垣


    成了涂鸦墙


    福泉城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由指挥李福垒土为城。


    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改建为石城。明成化二年(公元1416年)指挥张能鉴于城中饮水困难,另开一门引水入城,名“小西门”,形成了“水城”奇观。如今,福泉市内有多处古城垣遗址,其中“小西门水城”保存最为完整。


    “小西门”古城垣依山而建,为军事防御之用。城墙下河水蜿蜒而过;三重城墙气势磅礴。福泉古城垣在古代军事、建筑方面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1年,福泉古城垣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黄金周记者来到福泉采访时,发现古城垣由于无人管理,对其的保护令人担忧。


    “小西门水城”就在福泉城边,进入古城,要通过一条狭长的街道,街道两旁混杂民居和菜场。进入城门后,记者看到门内也有一些居民楼和农舍,而居民楼的公厕居然靠墙而建。


    在“水城”内放眼望去,四周比较杂乱。与“国保”单位应有景象相去甚远。城墙下的空地上晒着辣椒,城内河边的水坝成了菜地。城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石碑被红色的喷漆图成了个“大花脸”,沿着石碑一侧城墙被涂画了很多“我爱你”、“我恨你”的字样,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也未能幸免。


    河面漂垃圾


    城墙砖石垮塌


    城墙下的河名为沙河,是当初始建者为解决城内饮水困难而引水入城。现在显然不能饮用,浮藻和垃圾漂浮在河面上,河水透着淡淡的腥臭味,居民在河内刷鞋洗袜。一位在附近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告诉记者,多年前河水是相当清澈,甚至可以直接饮用,但后来受到了污染。他告诉记者,当地政府近年对河流进行了治理,所以水质稍有好转,勉强可以用来清洗不贴身的衣物和鞋袜。


    今年70岁的罗新志老人在“水城”内居住多年,对于古城垣的历史如数家珍。他指着一块垮塌了的城砖告诉记者,多年前政府曾经对城垣进行了修复,但现在由于长期无人管理,附近小孩攀爬以及风雨侵蚀等原因导致古城垣多处出现砖石掉落和塌陷。老人希望政府对古城垣加强保护和管理。


    记者在城墙上看到,确如老人说,城墙有多个砖墙掉落、塌陷之处,许多掉落的砖块表面仍然新鲜,显然是新近受到的破坏。看着这些掉落的砖墙,老人扼腕心痛地说,再不对古城垣加强保护和管理,若干年后这个贵州省的“国保”可能将不复存在。

Tags:大花脸   贵州   明代   涂鸦   游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