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中国美院美术馆向吴冠中大师致敬

兰亭书童 2007-10-16 热点透析 评论
       昨天10点,中国美院美术馆前人头攒动,一道警戒线挡在门口,门内是吴冠中的个展——沧桑入画正在举行开幕式。门外的人群已颇让人吃惊,但一踏进门内,馆内的人流拥挤更甚于外。不但大厅内聚集了艺术爱好者,一到三楼能看到吴冠中的地方,都有人占好了位置。这就是大师的魅力。

  以不同的方式来致敬


  一开始,画展仅让被邀请者参观,但人们还是围在美术馆前,期待画展开放。时常有性急的人,想出各种办法,突入重围。


  有人展开腾挪的功夫,从保安身边闪身而过,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冲进展厅,混入人群。行动太突兀,人们的直觉反应是“来捣乱的”?几个工作人员前堵后截,将他拦下,才知道,不过是想尽快看到吴冠中的大作。


  也有人搬出了美院各熟人的名字,期望哪个名字能在保安面前起到作用。到最后一急,问美院的工作人员:“你知道院长是谁吗?”言下之意是自己与院长很熟。但被人反问“我不知道院长是谁,你知道吗”时,却想了半天也没能说出来,这情景也颇有喜剧感。


  这是来自大众的致敬,而其他人各有不同。美院油画系副主任孙景刚在见到吴老后说,这么近见到吴老还是第一次,非常激动,“记得1978年时,我报考中央工艺美院,画了200多张作品,托人转交给吴老。吴老的评价是画得很好,很有特点。当然,最后还是没收我。”这是多年前的事了,但他对吴老的尊重已有近三十年。


  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则对吴冠中深深地一躬。因为,吴冠中将他一些重要的作品捐赠给了上海美术馆,成了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美院前院长萧峰对吴冠中在文革期间提出,“艺术是追求美”这句话的勇气非常佩服。他说,当时谁敢这么提就是反革命。而吴冠中说了,所以也就被打倒了,“他是美术界的鲁迅。”


  老作新作都是代表作


  吴冠中的这次个展,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展览。画展中,22幅他最具代表性的画作,全部从故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等处借来。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九七四年·长江》。1973年,吴冠中从农村调回,参与创作北京饭店的大型壁画《长江万里图》。《1974年·长江》就是吴冠中同一时期创作的,而它却被遗忘了30年。当吴冠中已经遗忘的时刻,意外现身于家中一个柜子底层,油彩已经浸透纸背。吴冠中感觉“抢救了一个躺在摇篮里30年的婴儿”, 后来捐赠给故宫博物院。


  吴冠中曾回忆这一时期的创作时光: “北京饭店约黄永玉、袁运甫、祝大年和我共同绘制巨幅壁画《长江万里图》。那图由设计师奚小彭总负责,稿子酝酿了很久。等到去长江收集资料,我们从上海溯江上重庆,一路写生,真是美差。”他对一些生活片断也记忆犹新:“在黄山住的日子较久,日晒风吹,只顾作画,衣履邋遢,下山来就像一群要饭的,”


  而吴冠中近几年展览的佳作,有水墨《雪》,吴老还为它写了一段文字:雪纷纷,大地新装,素白银亮。一切肮脏邋遢都被遮掩掉,到处都呈现干净、纯洁,一片单纯。白色世界里突出了乌黑,是房屋的阴暗面、是老树的干枝、是风雪赶路人……


  有《说鸟》,他曾写:天南地北到处跑,才知江南故乡的燕子特别多,春天更多……事实上,当人们对吴老说,喜欢他的文字更甚于画时,他会很高兴。他说,绘画对他来说是妻子,而文学是情人。

Tags:美术馆   致敬   大师   向吴   中国美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