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师法传统、不断创新 投资书画沉默是金

兰亭书童 2007-10-17 热点透析 评论
       10月21日到29日,上海美术馆将进行“大千余韵——王仲清从艺60周年国画展”。提起王仲清,许多书画爱好者或许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彩墨连环画册《阿诗玛》、蔡文姬归汉为题材的《胡笳十八拍》,许多“连迷”肯定不会陌生。在不久前举行的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王仲清的《彝汉一家亲》和《南泥湾》,分别拍出了33万元和22万元,显示出市场对于其投资价值的肯定。

  王仲清,斋号双清楼主,曾受教于画坛泰斗,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第一人”的张大千先生。他的彩墨连环画《苗山怒火》《阿诗玛》开创了这一画种的先河;加上巨制工笔重彩的《胡笳十八拍》《长恨歌》和大型军史画《歃血为盟》等,在当时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由此奠定了他在画坛的地位。


  1986年王仲清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馆每年都组织书画馆员到各地写生,参加书画活动,进一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目前,王仲清与汪观清、颜梅华等九位著名画家并称为上海文史馆“九老”。他的山水画具有鲜明个性,在画面上,传统的皴、擦、点、染等技法似乎不见了,但细看之下又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借助水墨、淡彩、色块与独具匠心的构思,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在当今书画家中,有一批默默耕耘者,他们师法传统,又不断创新,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创作,当他们拿出日积月累的画稿时,其数量质量及表现的大家风范足以给世人一个惊喜。但由于他们不事张扬,不去炒作,似乎得不到市场足够的青睐,但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日益复杂的书画投资市场,关注这些“沉默是金”的画家,无疑是最好的投资方法。

Tags:师法   书画   沉默   传统   创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