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自2005下半年起,经2006年全年一直待续到2007年初,是国内书法家润格暴涨的岁月。众多当代一流书家一改一年润格一涨、且每次涨幅皆在20%左右的惯例,半年一涨甚至一季一涨的书家屡见不鲜,而涨幅少则50%,多则逢涨必翻番。就笔者所知,在短短的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张海主席的润格约从平尺1500-2000元上涨至平尺7000元左右,石开先生的润格则由平尺500元上升至平尺2000元,它如孙伯翔、孙晓云、曹宝麟、王镛、刘彥湖、陈振镰等书坛一流高手,润格亦在期内翻了1-3番。据说敦厚超逸如华人德先生者,2006年上半年尚在坚持每年20%的年涨幅惯例,后在众多门徒“脸上无光”的语言“胁迫”下,也不得不将润笔费提升了百分之一百。
不唯一流书家如此,二流、三流书家跟进的速度与其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一些刚刚窥得书道门径、偶而参加过二、三次中国书协举办的展事的“中书协会员”,亦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平尺200、300、400、500”的润例。不经意之间,中国书坛突然成了一座潜力无穷的金矿,每一位顶了个“XX会员”头衔的“书法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书法家乃至书法爱好者一夜之间都实现了润格“大跃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以10%年增速震惊世界,而这一增速与书家百分之百以上的润格增速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或许这就是“中国速度”吧。但书家润格增长的“中国速度”洋人不懂,国人亦未必懂;圈外人不懂,圈内人也开始惊呼越来越看不懂。
“不懂”之一:当代书家润格大范围地赶上并超越晚清至民国时期书法大师作品的拍卖价。王文治算名人了吧?康有为算大师了吧?一幅八平尺的对联,质量还属于上乘吧,嘉德也就拍出个万余元而已。同样尺幅的作品,王镛、张海开口要五万,孙伯老标价是四万,石开先生则说“少于一万五,您就看看吧”。
“不懂”之二:在全国八亿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刚刚越过3000元大关、大多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月均工资不过600余元的大环境下,书家何以就能润格一飞“上青天”呢?或许我们的书家会说:我的书法作品,一不卖给农民,二不卖给下岗职工,他们素质低,不懂得艺术的价值。那么,卖给教授、研究员如何?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算是懂艺术的群体吧?但他们买得起吗?据笔者的研究,全国高校具有正高职称的知识分子,月工资加上各高校自行发放的津贴工资,平均水平大约在4000-5000元左右,这些钱教授们不吃不喝,月薪甚至不能购入在世顶级润格书家一平尺的作品。而在民国时期,一名教授的工资约为200-300大洋,这些钱,无论如何都足以从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手上拿下数张四尺对开的精品画作的。
“不懂”之三:书家的润格并不随行就市,而是只涨不落,呈现出显著的“刚性”特征。如果说书家的润格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当一个书家的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其润格上涨具有合理性;反之,其润格则必须下调。但笔者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书家曾经下调过作品润格,即使他的润格已经大大超越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即使书家作品的市场成交价已经显著低于他自定的润格(据笔者的观察,目前绝大多数书家的润格都是高于其市场价的)。“就这价,你爱买不买”是许多求购者常从书家那里听到的话语,书家们一副“靓女不愁嫁”的模样,又常常迫使书法收藏爱好者只能转而进入市场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得他所钟爱的书法作品。
一没有纵向比较依据,二不具价格急骤上升的财力支撑,三缺乏“刚性润格”的市场根基,那么,书家作品润格因何而暴涨呢?
从客观因素分析,近年来国民财富的激剧增长与国内投资渠道不畅,为书家润格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股票市场曾是国内普通居民的主要投资场所,但自2001年起,一直延续至2005年底,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漫漫“熊途”,沪市综指自2200余点一路狂泻至千点附近,致使急于进入投资市场的大量热钱开始涌入艺术品市场。明清家具、各类古玩、国画油画在几年之中被数番轮炒,至2005年,长期在低价位徘徊的当代书家作品为资本市场“炒家”发现,增量资金迅速进入,从而实质性地启动了书法市场。市场升温,热钱涌入,市场再升温,如此循环往复,书法市场在短期内一改以往的颓势,部分著名书家作品的市场成交价亦屡创新高。在市场财富效应的引导下,书家启动润格机制调节供求关系,这是近年来书家润格上升的深层次动力。
从主观因素分析,书家润格的无序激升却在于书家对书法市场的误判与误读。一方面,书法艺术品市场实质上是一个有限市场,因为书法是一种只有具备了传统文化功底的少数精英才能够欣赏的艺术,而一些书法家却将其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扩容潜力的市场。一个书家曾如此这般与笔者研究过他的作品市场:中国有13亿人,就算1000人购我一幅作品,我也可以卖出去130万张。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写出这么多作品,因此,只有提升润格才能实现供求平衡。这种算法的荒谬之处在于,13亿人中不可能有130万人懂得他的书法作品价值,更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他的作品,因而,其润格上涨的理由并不成立。另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只涨不跌的市场,05-06年书法市场的空前繁荣是由众多必然和偶然的因素相互交织而导致的结果,许多书法家显然并不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润格单向的刚性上涨本就不符合价值规律,而短期内书家润格的普遍暴涨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书法市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书法家们不可不慎。
2007年,中国书法市场业已进入全面调整期。但愿它是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止住普涨和暴涨的书家润格。
不唯一流书家如此,二流、三流书家跟进的速度与其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一些刚刚窥得书道门径、偶而参加过二、三次中国书协举办的展事的“中书协会员”,亦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平尺200、300、400、500”的润例。不经意之间,中国书坛突然成了一座潜力无穷的金矿,每一位顶了个“XX会员”头衔的“书法人”,都把自己的作品看成是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金子。书法家乃至书法爱好者一夜之间都实现了润格“大跃进”。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以10%年增速震惊世界,而这一增速与书家百分之百以上的润格增速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或许这就是“中国速度”吧。但书家润格增长的“中国速度”洋人不懂,国人亦未必懂;圈外人不懂,圈内人也开始惊呼越来越看不懂。
“不懂”之一:当代书家润格大范围地赶上并超越晚清至民国时期书法大师作品的拍卖价。王文治算名人了吧?康有为算大师了吧?一幅八平尺的对联,质量还属于上乘吧,嘉德也就拍出个万余元而已。同样尺幅的作品,王镛、张海开口要五万,孙伯老标价是四万,石开先生则说“少于一万五,您就看看吧”。
“不懂”之二:在全国八亿多农民人均纯收入刚刚越过3000元大关、大多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月均工资不过600余元的大环境下,书家何以就能润格一飞“上青天”呢?或许我们的书家会说:我的书法作品,一不卖给农民,二不卖给下岗职工,他们素质低,不懂得艺术的价值。那么,卖给教授、研究员如何?他们属于知识分子阶层,算是懂艺术的群体吧?但他们买得起吗?据笔者的研究,全国高校具有正高职称的知识分子,月工资加上各高校自行发放的津贴工资,平均水平大约在4000-5000元左右,这些钱教授们不吃不喝,月薪甚至不能购入在世顶级润格书家一平尺的作品。而在民国时期,一名教授的工资约为200-300大洋,这些钱,无论如何都足以从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手上拿下数张四尺对开的精品画作的。
“不懂”之三:书家的润格并不随行就市,而是只涨不落,呈现出显著的“刚性”特征。如果说书家的润格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当一个书家的作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其润格上涨具有合理性;反之,其润格则必须下调。但笔者从未见过任何一个书家曾经下调过作品润格,即使他的润格已经大大超越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即使书家作品的市场成交价已经显著低于他自定的润格(据笔者的观察,目前绝大多数书家的润格都是高于其市场价的)。“就这价,你爱买不买”是许多求购者常从书家那里听到的话语,书家们一副“靓女不愁嫁”的模样,又常常迫使书法收藏爱好者只能转而进入市场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得他所钟爱的书法作品。
一没有纵向比较依据,二不具价格急骤上升的财力支撑,三缺乏“刚性润格”的市场根基,那么,书家作品润格因何而暴涨呢?
从客观因素分析,近年来国民财富的激剧增长与国内投资渠道不畅,为书家润格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股票市场曾是国内普通居民的主要投资场所,但自2001年起,一直延续至2005年底,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长达五年的漫漫“熊途”,沪市综指自2200余点一路狂泻至千点附近,致使急于进入投资市场的大量热钱开始涌入艺术品市场。明清家具、各类古玩、国画油画在几年之中被数番轮炒,至2005年,长期在低价位徘徊的当代书家作品为资本市场“炒家”发现,增量资金迅速进入,从而实质性地启动了书法市场。市场升温,热钱涌入,市场再升温,如此循环往复,书法市场在短期内一改以往的颓势,部分著名书家作品的市场成交价亦屡创新高。在市场财富效应的引导下,书家启动润格机制调节供求关系,这是近年来书家润格上升的深层次动力。
从主观因素分析,书家润格的无序激升却在于书家对书法市场的误判与误读。一方面,书法艺术品市场实质上是一个有限市场,因为书法是一种只有具备了传统文化功底的少数精英才能够欣赏的艺术,而一些书法家却将其视为是一个具有无限扩容潜力的市场。一个书家曾如此这般与笔者研究过他的作品市场:中国有13亿人,就算1000人购我一幅作品,我也可以卖出去130万张。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写出这么多作品,因此,只有提升润格才能实现供求平衡。这种算法的荒谬之处在于,13亿人中不可能有130万人懂得他的书法作品价值,更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他的作品,因而,其润格上涨的理由并不成立。另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只涨不跌的市场,05-06年书法市场的空前繁荣是由众多必然和偶然的因素相互交织而导致的结果,许多书法家显然并不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润格单向的刚性上涨本就不符合价值规律,而短期内书家润格的普遍暴涨最终伤害的是整个书法市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书法家们不可不慎。
2007年,中国书法市场业已进入全面调整期。但愿它是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止住普涨和暴涨的书家润格。
猜你喜欢
- 2015-03-17 书画艺术品投资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 2015-03-17 艺术品收藏可另辟蹊径 专场拍卖有宝可淘
- 2015-03-17 全球顶级收藏家格局发生新变化
- 2015-03-15 中国艺术品价格上升空间还有多大
- 2015-03-15 “亿元时代”下的艺术品收藏
- 2015-03-15 2011年艺术品收藏热点预测
- 2015-03-15 毛边书流行挽救了什么? 纸质书将成艺术品
- 2015-03-15 艺术品收藏重质量不重尺寸
- 2015-03-15 艺术品收藏之盛与收藏之心
- 2015-03-15 云南展拍千余文物艺术品 与爱好者“面对面”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