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奖揭晓

兰亭书童 2008-01-15 各地展讯 评论

由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于1997年创办、由瑞士银行赞助的中国第一个当代艺术奖项——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是专门授予那些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杰出才华的中国艺术家,力争使更大范围的公众了解并欣赏到这些中国艺术家为当代文化所作的贡献。2008年度中国当代艺术奖获胜者于2008年1月14日宣布。


  出席发布会的本届评委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办人乌利·希克、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鲁斯·诺克、克里斯·德科、多伦多观念艺术家林荫庭、旧金山艺术学院展览策划与公共项目系主任侯瀚如、独立策展人黄笃、《视觉生产》主编顾振清等。


  2008年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审结果


  刘韡 2008最佳艺术家奖


  近年来,刘韡不断挑战经验极限和国际艺术语言边界的艺术自觉,在当代文化生成的中国现场,展现出在装置、观念艺术领域推进自身系统的强劲势头。他在艺术实验中刷新个人系统,从形式、方法的原创程度上质疑所有正确的已知事物,撼动所谓“当代性”作品和展览的形成方式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


  曾御钦 2008最佳年轻艺术家奖


  曾御钦是12界卡塞尔文献奖重要发现之一,他的艺术是对多媒体艺术的先锋张培力老师的致敬,但他同样也开创他自己的艺术形式。他的艺术已经从台湾剧院派形式中脱离出来。曾御钦的艺术表现出一种 深入而脆弱的人道主义。他的焦虑在整个发展的当代艺术社会中扮演了一个独立的角色,特别是传统的集体和家庭结构的遗赠。


  艾未未 2008终生贡献奖


  作为12界卡塞尔文献奖的基石,艾未未的艺术已经超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范畴,而将中国复杂的社会和政治体系溶入到他多变的建筑和设计空间作品里面。最几年,他的多方面的艺术贡献使得他成为那些渴望了解研究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的现状的学生们的主要研究参考对象。艾未未在获得如此高的国际威望,和在推动其本身的现代工程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当艺术对自我的认定和理解。


  中国当代艺术奖存在的理由


  奖项创办人乌利·希克表示,“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处于实验时期,设立此奖项是为了帮助年轻艺术家,使西方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情况,当时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西方大的机构、美术馆,展览、研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因此奖项的评委一部分来自国内策划人、一部分来自国际策划人”。该奖项曾引发了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有趣争论,争论焦点是何为有意义的中国当代艺术。这场争论的话题一直都没有过时。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奖将中国艺术家置于这个话题之下,让重量级的西方策展人注意到中国艺术。而在现在这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沸沸扬扬的时候,这个话题又恰是时候。如今大部分艺术制作从主题,语言和外观都接近和符合全球主流艺术。而全球主流艺术的“守门人”仍然不是非中国人所占据。一些人不情愿承认中国艺术中当代艺术的任何新潜力,另一些人则视中国当代艺术为濒危物种,可能值得也可能不值得特别关注。这足以说明通常对中国艺术创作的反应是乏味和刻意的,而这也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奖存在的理由。


  关于 CCAA评审


  遗憾的是 两年内并没有太多新力量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很大程度上处于地下状态的时候,它广泛地促使中国当代艺术逐步趋于国际化,同时在年轻艺术家和国际艺术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1997年创办中国当代艺术奖,到1998年第一次评选,至2004年都是由艺术家提出申请报名,而从06年开始则有所改变。首先是在原有的奖项基础之上,设立了批评与写作奖。评委也由原来的策展人、批评家增加为艺术家、收藏家等。由四名至六名评委每人提供20名,共1000人左右被选艺术家。评审委员克里斯·德科表示:今年从全国选拔50名入围艺术家,在这50名入围艺术家中有60%已经是很活跃的并已经被提名的,这一现状,另评委感到最大遗憾的是,两年内并没有太多新力量、新人艺术家的优秀作品,而恰恰看到更多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正处在快速、粗燥的生产之中。

Tags:年中   揭晓   当代艺术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