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闽发现孙悟空前身通天大圣神坛群

兰亭书童 2008-01-23 热点透析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副研究员在测量「通天大圣」石碑。


  福建省顺昌县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于顺昌县城西北部的岚下乡郭城村,发现了一处建于明初的孙悟空前身「通天大圣」露天神坛群。


  据新华社福州1月23日电,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副研究员介绍,「通天大圣」露天神坛群位于海拔约420米的岚下乡郭城村,坐西南朝东北,由3组「通天大圣」神坛组成;坛前是一座「通天庙」,主祀「齐天大圣」孙悟空,坛后生长著几株古树。


  记者在现场看到,神坛群的前端立有一座石碑,碑座正面竖行阴刻有明初「洪武甲子」(公元1384年)纪年款的铭文,石碑正面竖行阴刻「通天大圣」的楷体碑文。石碑高94厘米,宽46厘米,厚20厘米,碑额阴刻弧线装饰,碑文下端雕刻上下对开五瓣莲花装饰。


  「通天大圣」是明代中期孙悟空形象的一个原型。王益民经过研究考证,在元末明初蒙古族戏剧家杨景贤撰写的《西游记》杂剧里寻找到了「通天大圣」这一形象。《西游记》杂剧里有一段孙悟空的自白:「小圣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骊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齐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


  王益民认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撰写《西游记》的过程中,为刻画突出人物个性的需要,将「齐天大圣」的名号用到了「通天大圣」的头上,并将传说中的「通天大圣」兄弟姊妹所拥有的高超本领全部集中到了「齐天大圣」一个人物身上,从而塑造了一个广为后人传诵的神话英雄人物。


  王益民说,「通天大圣」神坛群「洪武甲子」纪年款的发现是研究西游故事主人翁转换和成型的重要实物资料。顺昌境内目前发现的40多处「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神坛和庙宇,仅此一处为「通天大圣」露天神坛群。
 

Tags:大圣   神坛   通天   前身   悟空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