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溥仪盗宝换馒头30万件皇宫国宝流失之谜

兰亭书童 2008-04-03 热点透析 评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分散在五湖四海私人手中的中国珍贵文物的数量,实在无法统计,估计应该在1600万件以上,大约有30万件以上的皇宫国宝流失宫外。


  “这些中国的国宝几乎都是在那个任人宰割的年代被侵略者抢夺的。他们掠夺的文物,主要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掠夺北京以及盗窃龙门石窟、敦煌藏经洞等地珍贵藏品,包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离骚经》和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浮雕等等。”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向斯说。


    古董换馒头的悲哀


  宫廷舆图和古书,是历代宫中的重要珍藏,关乎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也是每一个皇帝十分重视的珍品。向斯说,这些古籍也只有当朝重臣拿着皇帝的特批才能翻阅。“就连溥仪这位最不爱读书的皇帝也知道这些古籍的珍贵,他曾经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以赏赐自己弟弟溥杰的名义,将宫中大量的秘籍、珍宝盗窃出宫。”其中,字画珍宝1285件,特别珍贵的宫中宋元秘籍就达210部。很有意思的是,这位皇帝在最初的40天,几乎是天天偷盗不好携带的宫中书籍,连续14次,竟然连同书籍函套一起盗窃了500多函。


  “盗走的都是宫里的精品。让人痛心的是,在到东北的路上,他和朝臣们没有吃的,就拿这些价值连城的字画、古董和当地农民换馒头吃,让大量的珍宝流失民间,当然,现在几乎找不回来了。”


  向斯将“溥仪盗宝”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国宝流失最为惨痛的一次,溥仪盗运古书出宫后,昭仁殿中绝大部分珍贵的宋元珍本基本上都已流失宫外,留存在殿中的仅有10部宋版书、15部元版书,虽然这些秘籍也都是版本精良、品相较好的本子,但是比起被溥仪盗运出宫的那些珍本却又略逊一筹了。其中,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被溥仪带到东北,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后,这幅《清明上河图》也被收缴。


国宝有家难回


  向斯告诉记者,在举世闻名的法国枫丹白露宫、大英博物馆内,都专门设有“中国宫”。顾名思义,里面的藏品都是来自中国的国宝,但“来自中国”的藏品中,绝大部分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大约有160余万件国宝级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余家博物馆收藏,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日本仅在侵华期间掠夺的中国文物就达360余万件。流失海外的3万片珍贵的甲骨文片,日本就有约1.3万片。据记载,战后日本归还部分战争时期掠夺的中国文物多达近16万车给中国,其中,珍贵文物就有2000余件。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大肆掠夺,许多珍贵的文物流入英、法、美等国,成为各国博物馆引以为豪的经典收藏。


  向斯介绍,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将掠夺到的最好的珍宝都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她为这些宝物在大英博物馆专门修建了“中国宫”。目前在大英博物馆收藏的700万件藏品中,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都成为其镇馆之宝。


  法国枫丹白露宫也特设了中国馆,收藏的中国珍稀文物达3万余件,涉及中国古代绘画、书法、书籍、舆图、经卷、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等各个方面。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着十分丰富的东方图书,特别是中国古籍,藏品时代之早、品相之精、器物之美,都是别的图书馆无法相比的,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圆明园的40景诗绢本等。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的中国历代文物,数量应该在数十万件以上,其中,珍品、孤品不计其数。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中国历代的文物珍品,藏品多达9万余件。


  “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收藏中国古代善本将近400种,1.4万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有中国家谱1.5万多卷。”向斯说。


  那这些珍宝在国外的命运如何?它们何时能重回祖国的怀抱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把无可替代的遗产归还给它的创造者》的呼吁书中指出:“一个民族的天才的最高的化身之一是其文化遗产。这些被掠夺了文化遗产的男女公民至少有权要求归还那些最能代表他们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

Tags:国宝   之谜   皇宫   馒头   流失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