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甘肃发生3起文物损坏事故 一级文物受损隐瞒不报

兰亭书童 2008-09-19 热点透析 评论
9月17日,记者在全省文物安全会上了解到,我省(甘肃省)两年来不仅发生了多起野外文物和馆藏文物被盗事件,还发生了数起馆藏文物被损坏事故,且隐瞒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其中省博物馆展厅文物受损事件发生后,该馆没有及时上报且擅自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省文物局副局长杨惠福在会上通报说,2007年6月28日,省博物馆“甘肃彩陶”展厅发生了文物损坏事故,受损文物3件,其中2件一级文物,1件未定级。2006年9月1日下午,庆阳市博物馆在测量文物时将1件二级文物汉代黄釉盒磕碰损坏,2007年8月14日,省文物局才接到庆阳市文化出版局的报告。2007年9月20日,武威市博物馆发生一级文物汉代王杖木鸠饰损坏事故,2008年8月18日,省文物局才接到武威市博物馆报告。


  杨惠福说,文物被损坏后,有些博物馆不仅瞒报,还在省文物局的一再催促下才上报,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法制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强,文物安全问题很少被摆上重要位置,麻痹、侥幸的思想依然存在,有问题不及时发现或发现了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漏洞越放越大,最终酿成恶果。


  新闻链接


  记者张燕实习生强慧丽


  花100天对文物进行安检


  我省通报两年来的文物安全事故


  我省频频发生文物被盗、文物受损事件。9月17日,在全省文物安全会上,我省通报了两年来发生的重要文物案件,共15起。另外还重点指出了我省发生文物安全隐患的七大问题,以引起全社会的警示。


  文物频频被盗相关人员被撤职


  记者了解到,去年4月,临潭县发生野外文物被盗;去年10月上旬,甘南卓尼县发生大规模盗墓活动;去年10月下旬,靖远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育龙将军墓清代石供桌被盗;今年元月,康乐县发生群众盗掘野外文物事件;今年4月,康乐县发生村民盗挖事件;今年5月,张家川战国墓葬被村民盗挖;今年5月,榆中县省级文物被村民盗掘;今年6月,康乐县代寺坪遗址被村民盗掘;今年7月,武山县发生盗墓现象。


  而在馆藏文物中,除发生3起文物受损严重事件外,去年7月,宁县博物馆二级文物宋代水月观音像被盗,有关人员被撤职、党内警告和罚款等;今年3月,崇信县博物馆发生重大文物被盗案,被盗15件文物,有关人员已被开除公职、党内警告、行政警告、行政记大过等;今年8月,敦煌市博物馆4面铜镜被盗,其中1面为一级文物,武威市文物受损相关人员也被免职。


  存在安全隐患一律闭馆整顿


  对于屡屡发生的文物被盗事件,省文物局已成立领导小组,将于9月20日至12月30日,开展安全百日检查,重点针对文物库房、陈列展厅等建筑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据悉,对短期整改仍达不到安全要求,依然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收藏单位,一律予以闭馆整顿,直至达到各项安全标准和要求为止。
  记者还了解到,为保护野外文物,将重点检查是否建立县乡村三级群众保护网络,是否层层签订野外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是否落实业余文管员保护报酬并全额发放,是否对业余文管员进行培训,专业机构是否定期检查巡视,检查巡视记录是否完整、认真、详细,发现问题能否妥善及时处置,发生案件或事故是否按规定及时上报等。


  另外,还将对文物保护部门人员进行法制培训,增强安全保护意识,杜绝文物犯罪案件的发生。七大问题造成文物安全隐患记者了解到,我省文物安全隐患暴露出七大问题。省文物局副局长杨惠福说,一是法制观念薄弱、安全意识不强,发生事故后时隔一年才发现且不报。二是博物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省大多数博物馆的基础条件仍然比较差,库房展厅狭小,文物保存设施简单,许多文物直接摆放在地上。三是安全防范设施陈旧,缺乏先进的安防设备,有些市县博物馆安防报警设施陈旧,不能监控摄像,有些博物馆报警器出故障,职工还凑钱付修理费。四是文物主管部门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根本没有尽到保护文物的基本责任。五是机构设置不足、人员匮乏,文物保护组织不健全,有些博物馆除馆长外只有两名职工,馆藏文物丰富的市县大馆也只有五六个工作人员。六是部分文博单位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在管理上,平时保卫人员和值班人员彼此间不履行交接班手续,值班人员长时间脱岗。七是对文物犯罪打击惩治力度不够,文物案件发生后不向上级部门报告,也不向公安机关报案,使得公安机关难以取证。

Tags:文物   甘肃   受损   损坏   隐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