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而这样一场“战争”,对艺术、对艺术从业者、对艺术爱好者,又一一意味着什么呢?答案也许已在每个人的心里。
古宅深院,琴声悠扬,书画飘香,苏州国画院是苏州老城区难得的幽静之所,若非有约,这里禁止陌生人出入。
金鸡湖畔,有座江南特色的古典建筑,墙上的电子屏,正播放着一幅幅名画影像,这是苏州画院美术馆。展馆门庭敞开,数百幅名家字画静候游客。
这是体制、风格都不相同的两家画院,苏州国画院是公办画院,成立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六家画院之一,现任院长周矩敏;苏州画院属民办,成立于1999年,院长沈威峰。
几个月前,曾以兄弟相称的两家院长反目成仇,打起了“口水仗”。公办“苏州国画院”指责“苏州画院”的名称混淆视听,给人误导,已影响到其声誉;而民营“苏州画院”则称,因其发展壮大,引起对方的嫉妒,遭到排挤和打压。
这场官司一路升级,从网上打到了报纸上,从工商局打到了省人大会议,从朋友圈里打到了党政领导面前。
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画派——吴门画派内部的这一场官司已经演变成中国美术界的一个公共事件,被称为“画院门”事件。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的文化市场处于两种体制交替的动荡期,苏州两个画院的争论,正是两种体制矛盾的激化。
招聘引发“画院门”事件
2009年12月12日,苏州国画院在《美术报》刊登一则“澄清”启事:“最近,苏州一民营文化企业刊登招聘员工广告。许多应聘者误把投档资料邮寄我单位。因我单位目前尚无招聘计划,故友情提示,以免应试者延误了应聘事宜。”
这则启事所指的民营文化企业,就是苏州画院。
11月7日,苏州画院在《美术报》上刊登招聘启事,启事中称,苏州画院是从事中国画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的专业机构,隶属于苏州市文联。
苏州国画院院长周矩敏说,好多人都以为我们在招聘,打电话询问,还把简历投给了我们。
更有人问,“周矩敏是不是下台了,沈威峰要做院长了”。这让身兼苏州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周矩敏心里很不舒服。
面对“澄清”启事,12月30日,苏州画院在《人民日报》发表声明:苏州画院和苏州国画院是两家不同的单位。但这个声明还是未说明苏州画院的性质。
“沈威峰故意不说自己是民营企业,混淆视听。”周矩敏认为,苏州画院是文联会员单位,并非行政隶属关系。
招聘在网络上也引起一片混战,在当代工笔人论坛上,自称来应聘的画家“金环蚀”发帖,指责苏州画院是“山寨版”,还指称,该画院原是一家夫妻店,院长是扬州摆地摊卖画的。
有网友发帖称,许多领导也被误导,误以为苏州画院是公办的,还参加了苏州画院美术馆开馆仪式。有人反击苏州国画院养了一群不下蛋的鸡。双方混战引发数百条跟贴。
沈威峰说,招聘启事上有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不可能混淆。他认为,是有人冒充应聘的画家,制造谣言,诽谤苏州画院。
警方查证后,以不够刑事为由,不予立案。但警方证实,网友“金环蚀”是苏州国画院画家沈宁,还有几个网民“和沈宁是一伙的”。
一位参加此次招聘的研究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此前确实不知苏州画院是民营画院,“但我很认可苏州画院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模式,重点培养青年画家,给我们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沈威峰说:“苏州国画院有人发帖歪曲事实,这是对体制外画院的严重打击。”而周矩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苏州国画院不存在故意打压民营文化企业的行为。针对网上的帖子,他回答:“这是沈宁的个人行为”,报纸上的争论“是沈威峰在自导自演”。
十年相安无事,一朝翻脸,在沈威峰看来,苏州国画院挑起事端,纯粹是业界同行间的嫉妒,而苏州画院美术院的成立是事件的导火索。2008年底,出于文化建设需要,苏州工业园区将一座2500平方米的大楼交给苏州画院筹建苏州画院美术馆。去年10月18日,美术馆正式开馆,采取了完全公益的免费参观、免费听讲座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成为苏州及周边地区艺术熏陶、书画交流的重要阵地。
有业内人士认为,政府把一个公益机构交给一家民营企业来建设,这让一贯以老大自居的苏州国画院心里很不是滋味。
名号之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9年12月18日,苏州国画院向苏州市工商局递交了《关于纠正和规范“苏州画院”企业名称的申请》。苏州国画院质疑道,苏州画院名称不规范,按照规定,其构成应为“行政区域+字号+行业+集团”的模式。而眼下该名称混淆视听,误导公众,以为该画院是公办机构……苏州国画院认为,社会习惯一贯称苏州国画院为“画院”,其已形成公众概念,因两家单位名称相近,由此导致“我院陷入代人受过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了我院的正常工作,也给我们文化战略工程带来了负面影响”。
沈威峰回应,他们是1999年在工商局注册的企业,其名称合法,2004年出台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并不追诉既定的企业名称。“我们的招聘会被他们搅黄了。”沈威峰说,好多应聘者相信了对方的谎言。他认为,是周矩敏为首的苏州国画院在无事生非。
对此,周矩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的回复是:“与苏州画院并没有矛盾,仅仅是一个冠名权的纠纷,通过法律就可解决。”
事实上,名号之争早已开始。2009年2月26日,周矩敏等10名省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会上提交议案,禁止民营文化实体以国家行政地域名直接冠名的工商行政登记。已经登记的限时更正,并能以此立法加以保障。议案指出:文化经营实体直接以行政地域名冠名的现象愈来愈多,直接损害了当地的文化声誉,威胁了当地主流文化的品牌和质量,有些负面影响泛及全国。
江苏省工商局注册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对人大的答复是:因为历史原因,对于已用国家行政地域名直接冠名的工商行政登记,如不影响他人利益,不用更正。企业的名称长期使用已是无形资产,有一定的价值,如果改正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事实上,类似名称并不止苏州画院一家,还有苏州书院、苏州书画院、苏州油雕院等,规模也都不小。
但是周矩敏坚持这样的观点,“不加字号表明的是出身,加字号展现的是品牌。”
“他是在搞文化垄断,想把我们一起打垮。”沈威峰向同行抱怨说,加了字号就等于砸了牌子,他10年心血将毁于一旦。
在圈内人看来,这番争斗“很无聊“,失了读书人的身份。早在网络案发生时,苏州美术界和有关部门均出面协调,劝解双方就此收手。
2月7日,江苏某报报道《苏州画院是苏州国画院简称?》,其中指出苏州画院以“打破吃皇粮体制”为口号招聘画家是在玩“噱头”。
“看到文章,我血压一下子上来了。”沈威峰说。很快,有媒体刊登文章《体制外的苏州画院遭排挤、打压?》作为反击,战事又开。
苏州美术界一位元老认为,文化繁荣,应该以和为贵。事情发展到如此地步,与一些部门和个别领导处理态度暧昧不清有关。中国青年报记者此番采访时发现,各单位对此事均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谁是主流文化
苏州大学一位教授认为,名号之争,实际上是两种体制的交锋,是在争谁是主流文化,谁代表苏州的最高水平。
苏州自古画家云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苏州文化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70多家画院、100多家画廊,与公办画院形成了互为补充互相竞争的格局。
“民办画院是公办画院的补充。”周矩敏说,50年前苏州国画院成立时就已经确定“弘扬的是主流文化,代表着苏州市的最高水平”,民办画院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填补艺术品销售空白点。公办画院与民办画院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在周矩敏看来,沈威峰有今日成绩,完全是利用他人对苏州画院的误解得来的。
对此,沈威峰反驳道,“只有画得好才是真水平,自古名家没听说过有几个是在官办画院的画家。”
事实上,两家的确走的完全是不同路子。
苏州画院自称,独创“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即画院、画家、文化公司为统一体,画家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画院只负责画家的创作选题、学术定位等指导工作,文化艺术经纪公司负责画家的作品推广及运营。只培养青年画家,不招聘名画家。
周矩敏则称,他们只招成名画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后,他们开始与学校共建,定期举办画展,接受社会展览。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文化产业改革必将推动各方走向市场,名号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民办画院在这场产业改革中的存在价值。比如,民办画院在闯荡和接轨市场的过程中,或许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敏锐性,在用人、资金募集、发动和组织大规模艺术活动等用新方法,或许能为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有益启示。
而这样一场“战争”,对艺术、对艺术从业者、对艺术爱好者,又一一意味着什么呢?答案也许已在每个人的心里。我们只知道,最起码,对沈威峰来说,耗这么多精力去处理冠名之争,已经影响到了艺术创作,他已有整整3个月没拿画笔了。
记者 李润文 实习生 李超
- 上一篇:马鸿增:钱松喦赠指画表谢意
- 下一篇:清华大学教授智追被盗画作 “买画者”盗5幅画
猜你喜欢
- 2015-03-17 北京画院画家小幅作品展举办
- 2015-03-15 2012年伦敦奥运纪念币亮相苏州 图
- 2015-03-15 迎中秋、庆国庆 荣宝精品金秋九月走进苏州
- 2015-03-15 苏州艺术品市场“冷”中求变
- 2015-03-15 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成立办院理念开放自主
- 2015-03-13 姜昆艺术收藏馆落户苏州
- 2015-03-13 新一轮兔年生肖邮票在苏州首发面世
- 2015-03-13 第2组京剧脸谱彩色金银纪念币亮相苏州 图
- 2015-03-13 91件捐赠瓷器入藏苏州园林博物馆
- 2015-03-13 藏宝人苏州鉴宝 千万香炉 有人欢喜有人愁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