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揭秘大西南神秘队伍 抗美援朝战争曾重挫美军

兰亭书童 2010-06-23 热点透析 评论

    揭秘大西南的神秘队伍 抗美援朝战争中曾重挫美军

    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统帅麦克阿瑟曾断言:“赤色中国这个新的敌人,缺乏工业能力,无法提供进行现代战争所需要的足够多的装备和重要物资。”然而,面对横扫欧亚,自诩不可战胜的美军王牌装甲师,中国自主研发的武器丝毫不落下风。其中重庆造无后坐力炮更是功不可没。此后60多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重庆军事代表局监造的武器一次次成为共和国手中的利剑,扬威世界。

    周顺 李鸿 记者 龙在宇

    莽莽大西南,驻守着一支神秘的队伍。

    他们并不为人所知,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四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却相继踏进这山川沟壑之间,与他们亲切交流。

    从抗美援朝的硝烟到珍宝岛上的炮火,从驻守香港、一洗百年国耻的扬眉吐气,到国庆阅兵、彰显国势强盛的喜悦豪迈……共和国一次次气吞万里如虎的“亮剑”,都离不开他们的功勋。

    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重庆军事代表局。

    射程1000米、2000米、3000米,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后面,却是两个大国关于战场主动权血淋淋的争夺。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美军王牌装甲师,重庆造的无后坐力炮终于打得他们没了脾气。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打响第一枪。

    王牌装甲师,大规模坦克阵,面对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美军,习惯了“手榴弹加炸药包”战法的志愿军哑火了。

    志愿军不得已只能采用“躲猫猫”战术,不能与敌方正面接触,战情紧急。

    此时,刚组建的西南驻厂军代表走上了前台。在中央军委“迅速组织生产验收无后坐力炮”急令下,重庆的军工厂紧急研制生产。西南驻厂军代表每天休息不足4小时,加班加点检验验收。

    几十天后,朝鲜的土地上出现了重庆造的神秘新武器。命中率接近100%,美军坦克恨地无缝,无后坐力炮威力大显。

    然而没过多久,狡猾的美军便测出了我军无后坐力炮的有效距离为1000米。他们干脆退到1000米外,仗着自身火炮射程更远的优势对我军射击。

    敌变我变,正在前线服务的军代表郝继唐,临时改进了瞄准方法,把炮上的射表和备用的象限仪分度表结合使用,使炮的有效距离达到了3000米。郝继唐跨战壕、上高地,当起了新瞄准方法的“战地教员”。

    一次战役中,面对美军黑压压扑上来的坦克集群,战士们对新瞄准方法还未完全适应,以致一次次射击都偏离目标。眼看美军炮火越来越近,随时都有将我阵地掀翻的可能。郝继唐临危不乱,手把手教士兵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志愿军的无后坐力炮发出一阵阵“精准”的怒吼,将美军坦克打成了“缩头乌龟”。

    中央军委兵工委领导说:“57无后坐力炮有用,西南造的,好!”

    据不完全统计,抗美援朝战争中,西南驻厂检验代表向前线输送了无后坐力炮4600余门、迫击炮900门、机枪7400余挺、各类炮弹262.9万余发、子弹1.2亿余发。

    1969年,珍宝岛目光。我军某型仿制火箭筒破甲弹在击打敌军厚装甲坦克时发生漂滑现象,不能摧毁目标,致使前方战局告急。

    苏军的装甲兵团素以骁勇善战闻名。在珍宝岛,由于我军火箭筒破甲弹屡屡发生漂滑,敌方气势大盛。

    前方军情似火。能否克服火箭筒破甲弹的漂滑现象,重任落在了驻西南地区9个军代室肩上。

    经过军代表会同工厂通宵达旦技术攻关,利用冷冲压、渗碳淬火等工艺和生产工装,5.5万余件防滑帽的生产验收任务在20天内全部完成。

    此时,骄横的苏军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重庆工厂里,已经生产出了对付他们的“杀手锏”。当他们毫无警觉地闯进我军射程之内时,过去屡屡漂滑的炮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坦克杀手”,在北国的漫天风雪中发出一声声怒吼。

    其实,对仿制武器的改进升级,重庆的军代表们早在十多年前便已展开。1957年,西南军工人和军代表大胆突破外国产品“尽善尽美”不能更改的框框,实现了白钢弹壳替代覆铜钢弹壳、电泳涂漆新工艺应用等重大技术改进,成功改进设计并批量生产了双37高炮、37毫米守岛炮、14.5毫米四联装高射机关枪、56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等新装备。

   1 2 下一页  

Tags:大西南   抗美援朝   美军   揭秘   重挫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