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专访:世界遗产是荣誉也是责任

兰亭书童 2010-07-24 热点透析 评论

专访:世界遗产是荣誉也是责任

专访:世界遗产是荣誉也是责任

    专访:世界遗产是荣誉也是责任——访世遗中心主任巴达兰

    新华网巴黎7月22日专电 新华网记者李学梅 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25日至8月3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届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世界遗产申报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文化事务的助理总干事、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22日说,入选世界遗产固然是荣誉,但也意味着责任。

    巴达兰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在于保护,而非开发。有些遗产地申遗前就非常有名,而入选后知名度会更高,从而促进当地旅游。如果旅游开发能与遗产保护相得益彰,也是一件好事。

    巴达兰坦言:“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景点游客过多,或是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修建了过多的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管理和规划,以便从中找到平衡,避免申遗丧失其初衷。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护遗产的价值和真实性。”目前控制旅游的确十分困难,教科文组织也不可能事事插手,因此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说到这里,巴达兰加重了语气说道:“我们把一处遗产纳入名录,并不是为了开发一座公园,而是为了保护,每个国家都应履行自己的责任。如果某处遗产列入名录,这对国家来说意味着莫大的荣誉,同时也象征着责任。有时候,我们必须进行干预,因为有些国家没有遵守承诺。说‘惩罚’可能重一些,但我们会对他们提出建议。如果不予采纳,就不得不将其从名录中删除。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

    世遗大会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年会。巴达兰说,世遗大会已成为全球遗产保护最重要的会议。这一届将有1000多人汇聚巴西利亚,审议名录上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审议和批准新增遗产,以及讨论遗产保护的未来。

    巴达兰说,世遗名录现有890处自然和文化遗产,每次年会都要审议150处的保护情况,至少相当于总数的20%,这是很大的工作量。教科文组织为此要动用大量专家前往世界各地进行评估。专家要考察遗产的保存现状,如是否受到威胁或发生改变,并向相关国家提出改善建议。

    关于今年的32个申遗项目,巴达兰预计将有10处到20处入选。他说:“整个项目评选的过程漫长复杂,要持续近两年。”据他介绍,入选世界遗产的标准非常严格,首先是国家提出申请、递交文件,遗产地本身要有价值,材料准备要翔实,专家组严苛评估后,由遗产委员会讨论。能进入最后评选阶段的项目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他说,有些项目,委员会认为缺乏相关信息或还不够资格入选,是常有之事,相关国家可在来年再提交申请。

    世遗大会议程的最后一项为主题讨论。今年的主题是明年《保护世界文化与遗产自然公约》缔约40周年的庆典,以及遗产保护的未来。巴达兰说:“所有国家都在自问,未来的方向究竟为何,有何挑战,如何加强《公约》秘书处的执行力等等。”

    长期在这一领域工作的巴达兰认为:“没有什么事情十全十美。但我要说的是,各国对遗产的保护日趋完善,人们的意识逐渐提升。总之,我们现在有了更丰富的资源、更大的能力、更完善的制度以及更强烈的政治意愿。”

    巴达兰在专访中毫不掩饰对中国遗产保护工作的赞赏。他说,中国的申遗表现非常优秀,使之成为名录上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世界第三大遗产国。“我们还在北京、上海和苏州建立了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巴达兰多次访问中国。他说:“中国有很多自然和文化遗产入选名录,在参观考察中,我发现这些遗产的管理非常出色。比如莫高窟,其管理工作在全世界堪称典范。但城市里问题相对较多,因为改动的空间不大。目前像丽江和苏州这样的城市面临很大的旅游压力,但我们要保持城市的原貌,不能让它们失去自己的灵魂。”

    “我看到的中国是个热爱遗产的国家。对于中国社会来说,遗产地已成为研究和游览的场所,”巴达兰说。在他看来,目前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培养遗产保护的专业技术人才。

    他说:“中国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展开了广泛合作,但技术层面上仍需进步。具体说,就是创立更多专业学校,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实地练习。此外,在城市化进程中,要详加规划,制定规则,以免对遗产造成破坏。”

    在中国已拥有的38处世界遗产中,巴达兰对莫高窟和苏州情有独钟。他说:“从考古学角度来说,我极爱莫高窟;但若论城市,我偏爱苏州。”

    “理由呢?”记者追问道。

    巴达兰哈哈一笑:“我来自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威尼斯与苏州是姐妹城市,都建在水上……我很愿意到苏州生活。那里正对一些历史景点进行改造,我在一个月前刚刚去过,简直是美不胜收!”

 

Tags:专访   世界遗产   荣誉   责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