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成都发现商周至明清古墓群 明墓陶坛盛液体

兰亭书童 2010-08-04 热点透析 评论

    出土的部分文物

    成绵高速复线考古勘探发现16处商周至明清时期的古人生活遗址和墓群

    昨日,配合成绵高速公路复线成都段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勘探有新发现,16处商周至明清时期的古人生活遗址与墓群接连现身。在已经进行发掘的7个点位中,除了有成都地区鲜见的南朝墓群,三界镇洪家村15号点也令人惊喜,这处乡间看似不起眼的普通台地下面,竟密密匝匝层层叠叠“藏”着上至汉代,下至明清的十余座古墓。离奇的是,其中一座明代古墓中封存完好的陶坛里出土时还盛满液体,是酒还是地下水渗透,还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鉴定。

    多层多朝代墓葬群现身

    地点:彭州三界镇洪家村名称:红豆树墓群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10余座墓葬叠压一起,陪葬品也以民间陶器、铜器为主已经出现的16处遗址和墓群,覆盖在它们之上的土层很薄,几乎就在现代人脚底下。“通过前期对地表土层的观察,我们认为在2号、3号、4号、5号、6号点沿线这种较为单薄的土层,很难出现文物遗迹。结果开挖后,真是惊喜不断。”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索德浩介绍,彭州三界镇洪家村15号点红豆树墓群就是个典型例子。

    从外表上看,这处长着常见植被的普通台地,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谁曾想到,台地的“肚子里”,按照自下而上的年代划分,汉代至明清时期的10余座墓葬叠压在一起。墓葬主都是普通百姓,陪葬品也以民间陶器、铜器为主,也没有防盗机关设防。即便如此,除了三座西汉土坑墓没有被盗痕迹外,其他墓葬都曾被盗。

    以今人的眼光看来,躲过盗墓贼黑手的最特别陪葬品,是来自一座明代古墓的一个陶坛。它约莫30厘米高,形制完好,封口的盖子还和新的一样,从墓葬中小心起出它时,考古人员顿觉手感很沉,原来罐里居然装满了液体。难道是这位墓葬主嗜酒如命,下葬时都要用美酒陪葬?“液体是不是酒,还有待鉴定。”索德浩分析,墓穴环境并非完全密闭,来历不明的液体,可能是雨水或地下水渗透入陶罐而成。

    最早从汉代开始,古人就选择在此修建墓地,时光流逝,墓主后人们迁移去了别处,墓地渐渐荒废。朝代几番更替,新迁入者也相中了这块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地,在其上修建新墓葬,最终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罕见多层多朝代墓葬结构。

 

成都发现商周至明清古墓群 明墓陶坛盛液体

   1 2 下一页  

Tags:成都   明清   液体   商周   发现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