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世界的目光应更多地投向中国的文化

兰亭书童 2010-08-06 热点透析 评论

世界的目光应更多地投向中国的文化

世界的目光应更多地投向中国的文化

    2010

8月,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将在北京大学举办。届时,来自60多个国家的近800位学者齐聚北大,围绕美学的多样性的主题展开面对面交流。近日以来,在北大燕南园56院,有一位老教授正兴奋地忙碌着。他,便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叶朗先生。

    722下午,记者在叶先生的办公室里进行了采访。身着粉红短袖衫的叶先生面色红润、谈笑自若,坐在精致古典的中式办公桌前,将他所体悟的中国文化之精神、美育传统之发扬、美学创新之出路向我们娓娓道来。

_HPH8561.tif

    世界目光的投向哪里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近20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的目光正前所未有地投向这一片古老又年轻的国土。这目光背后,毋庸置疑地存在着经济的力量,但先生希望世界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国文化。一次游览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在异彩纷呈的各国童话世界里,当发现代表中国的仅是三个穿着清朝服装的小人儿时,先生既是惊讶疑惑,又颇感忧虑。世界对中国的文化了解太少了!先生感叹。

    令他欣喜的是近年来趋势的转变——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于中国文化。世界美学大会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常常成为美学学术转向的风向标。此前举办的17次会议里,在亚洲国家中仅在日本东京举办过一届。这次世界美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意义也许就在此——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先生说。

    诗意美学拯救精神家园

    中国历史上曾有两次美学热,一次是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究其原因,先生认为,中国社会对美学的关注更多地与中国文化、中国美学的特点相关。

    “中国文化是诗意的文化。” “中国老百姓善于在平淡的生活里过出美的味道,营造出诗意的氛围。叶先生特别提到京城第一大玩家”——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王先生钟情于北京老百姓喜爱的鸽哨。那在每个清晨划破京城寂静天空的天籁之声,恰是叶先生心中关于中国人诗意生活的最佳典藏。

    “冯友兰先生总结说,中国哲学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人生境界的学说。审美和艺术的教育,塑造着中国人的人格,进一步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叶先生说:所谓的人生境界,就是指一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表面看,大家是共有一个世界,但同一个世界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境界并不相同。中国美学便旨在提升人生境界。美学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密切相关。

   1 2 3 下一页  

Tags:投向   中国   目光   更多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