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广州发现十余座古墓 一三国砖室墓罕见

兰亭书童 2010-08-10 热点透析 评论

    宋代的银簪。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近日从站前路广州车辆段工地发现十余座古墓,分属于南越国、东汉、三国、晋南朝、宋代和明清,其中一座三国砖室墓在广州地区非常罕见。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考古工作者共取得文物近100件,其中南越国青铜斧保存较好,三国时期铜镜虽然沉睡千年依然可以映出人影,宋代“宋元通宝”更是宋太祖赵匡胤发行的开国货币。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此地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一口水井,这表明唐末至两宋时期,地处广州古城外西北郊的站前路一带已经有发达的村落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站前路和陈岗路交界处的广州车辆段工地。陈岗一带原为起伏较缓的一片小山冈,工地所在的正是山冈的东南坡。十几座古墓位于工地的西部,地势比周围又稍微高些,应为山坡坡脚。考古人员经过勘探施工断面,认为古时这里应有一条河自东北向西南穿过此地。

    记者看到,十几座墓地排列非常紧密,有的甚至相互叠压。

    晋南朝时期数量最多

    代号M12的古墓在这批墓葬中年代最久,据推测至晚也是南越国时期的,也有可能是战国晚期。考古工作者在这座墓中出土了碗、小盒、青铜斧等。其中青铜斧保存完好,比较难得。

    十几座墓中,晋南朝时期的数量最多,但多数都被盗墓贼光顾过。晋南朝古墓的规模不等,大的长度超过10米,小的则不足5米,显示了墓主人身份地位的差异。由于区域狭窄,很多早期的古墓都被晚期的古墓覆盖或打破,可见古人一直视这里为风水宝地。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此地发现了唐宋时期的一口水井,这表明唐末两宋时期,地处广州古城外西北的站前路一带已经有发达的村落了。

 

   1 2 下一页  

Tags:广州   十余   古墓   罕见   一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