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陕西魏国雕阴城遗址或在甘泉县寺沟河

兰亭书童 2010-08-18 热点透析 评论

    “魏国雕阴城遗址的确认,是本次调查最重要的收获”,陕西魏长城资源调查队队长岳连建研究员昨日表示,雕阴城遗址的确认,对陕北富县、黄龙等地魏长城的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队经实地调查发现,富县战国魏长城位于县城南和西北部,略呈角尺形,跨洛河两岸分布,全长17912米。黄陵县战国魏长城是东北-西南走向,全线长约2523米,东端接近洛河西岸,西接宜君县长城。宜君县战国魏长城及相关遗存则主要分布在清水河东侧的山梁和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全线长约9045米,东接黄陵县长城。

    富县、黄龙、宜君等地的长城,到底是秦长城还是魏长城,此前有很多争议。要证明这几处长城是魏长城,一个关键节点就是雕阴城遗址的确认。

    岳连建表示,雕阴城是战国时魏国的重要城邑,雕阴之战失败后,直接导致魏国丢掉了上郡之地。如果确定了雕阴城遗址,就可以证明富县、黄龙、宜君等地在战国时是魏国的土地,该地的长城也就基本可以确定是魏国修筑的。而通过这次实地调查,调查队确认,雕阴城遗址就在甘泉县的寺沟河。

    据了解,一直以来,关于雕阴城的位置学界争论较多。有研究认为雕阴城位置可能在三处地方,即甘泉县史家河遗址、甘泉县寺沟河遗址、富县李家川遗址。

    雕阴城到底在哪里?岳连建认为,在富县皇甫店村出土的《唐和运墓志》中记载:和运夫妇“合葬于雕阴之左原”,而甘泉县的寺沟河遗址就位于这里,可证明寺沟河就是雕阴城遗址所在地。

    另外,在史家河遗址,调查队发现山头确实有一道石墙,但从地面上发现的较多新石器时代陶片来看,该墙的时代应为新石器时代而不是战国时期的;而李家川的城墙夯层厚、夯窝大,与战国时期的夯筑模式不一样,为清末民初时期的堡子遗存。“据此可以排除史家河、李家川两地不是雕阴城的所在地”。

    在本次魏长城资源调查中,调查队员在寺沟河村看到,该村位于洛河东岸一处突起的台地上,台地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400米。岳连建说,地面散落有较多的战国秦汉时期的绳纹瓦片,另外还发现有卷云纹瓦当和陶水管等。其中早前发现的陶水管道,说明台地上可能有大型建筑基址存在。岳连建说:“这应是雕阴城遗址在寺沟河的另一重要证据”。

 

    

Tags:魏国   甘泉县   陕西   遗址   雕阴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