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

兰亭书童 2010-08-23 热点透析 评论

呼伦贝尔草原美景(资料图片)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2日专电(记者 贾立君)“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三大主源之一。”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团英说,草原文化与长江文化、黄河文化一样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重要观点,已经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广泛认同。

    吴团英介绍,内蒙古2004年启动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经过几年的集体攻关,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并取得丰硕成果。《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等一大批创新性研究成果问世,进一步确立了草原文化的科学地位。二期工程也已启动,进展势头良好。广大研究者认为,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体系的总概括,它既包括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又包括诸如阴山文化、河套文化、阿拉善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来源与构成部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任继周认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无不融合着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游牧民族贡献的草原文化元素,其刚烈勇武的气质,已经融合为中国北方的民族特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并且是中华文化的活性元素。

    “专家们对草原文化的性质、内涵、特征和历史发展的系列观点,为草原文化这一新兴学科体系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吴团英说,如今在内蒙古,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发、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已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和草原文化节的指导思想之中,草原文化在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建设领域中的引领与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乌兰说,草原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汇聚融合,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并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草原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生态特征的复合型文化,其绿色、环保、简约、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和实践模式,已经成为内蒙古最闪亮的文化品牌,并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据介绍,“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专指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2004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持的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重点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把对草原文化的思考置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背景之下,对其形成发展、主体内容与特质、基本精神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讨。随之,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创造的草原文化,以其久远的历史、独特的内涵、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此次“第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草原文化主题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专家学者从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品牌打造、文学艺术创作、边疆考古与聚落研究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当前中国草原文化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问题和现实问题。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

Tags:三大   源头   草原   中华文明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