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叶舒宪:华夏玉文化可把中国文明上推几千年

兰亭书童 2010-08-23 热点透析 评论
在此间举行的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今日进行《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主题讲座。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文明办主任顾作义出席相关活动。

  “大传统与小传统”是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一种二元分析的框架,用来说明在复杂社会中存在的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传统。大传统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社会中少数上层人士、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小传统是指在农村中多数农民所代表的文化。


  在本次讲座中,叶舒宪颠覆了雷德菲尔德提出的传统文化起源理念,主张按照符号学的分类指标来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的传统,将由文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把前文字时代的文字传统是为大传统。叶先生颠覆以成熟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发生的标准,而认为中华文化业起源于非文字文化系统中。


  这一理念的提出,将中国文明发生的历史上推了几千年。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而若从中国文明发生的独特“指标”——玉文化切入,可以上溯到距今大约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早在夏商周以前,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文明大传统——共同崇拜和信仰玉的史前文化,曾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统一了“中国”,并滋生衍化出后世诸多文化现象。


  “如果不懂我国玉文化,就看不懂《红楼梦》。”叶舒宪表示,《红楼梦》中很多人物都玉相关,例如,宝玉、黛玉、妙玉等“玉”字辈人物,以及由玉衍生出来的“王”字辈,例如贾瑞、贾珍、贾珠等等。“《红楼梦》中的玉文化并不是由一个作家可以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着华夏几千年的大传统。”


  此外,叶舒宪还列举了台湾人民对台北郑成功像的恭敬,上海世博会展出红山文化玉神像,以及汉代《说文解字》中与玉有关的部首之多等等例子充分说明了我国玉文化的重要性。“在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后面有一条由大传统连贯着的玉石之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被文字经典束缚,从今以后,我更希望国人能够读懂文字以外的8000年丰富历史。”叶舒宪说。


  华夏先民正是凭着精细琢磨的玉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完整地构出了一套有关玉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奠定了儒、道等文化小传统的精神基因。非文字文化的存在对于解读众多重要历史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今日学人思考与探讨中国文明的发生与特点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效途径。

Tags:华夏   几千年   中国   可把   文化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