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中国80后年轻一代重温传统中秋老习俗

兰亭书童 2010-09-25 热点透析 评论

  新华网合肥9月24日电(记者 马姝瑞)“博到状元啦!”中秋节前和朋友们在一次“博饼”活动中博来的好彩头让福建厦门25岁的公务员王毅双兴奋不已。

  中秋“博饼”习俗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相传,当年为解士兵中秋时的思乡之苦,郑成功的大将洪旭根据明朝科举体制,设计了掷骰子赢“状元饼”的游戏。状元饼为圆形,玩“博饼”游戏时众人围坐一起,合中秋团圆之意。现在,“博饼”已成为厦门、金门、台湾等地民众庆祝中秋节的重要社交活动,当地的人们相信那些博中状元的人,未来一年的运气总是会特别好。

  “一家人在一起‘博饼’融洽亲情,朋友们在一起‘博饼’共叙友情,同事们在一起‘博饼’增进了解,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中秋老习俗至今还在为我们带来欢乐和吉祥!”王毅双兴奋地说。

  曾经一度,“小长假”给中国普通民众带来的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惊喜,尤其是“小长假”期间的卡拉OK娱乐活动、短途旅游、“宅”生活等的流行,成为了“80后”等年轻一代广为追捧的过节项目,传统中秋的“老习俗”似乎已不为年轻人所钟情。

  然而,在王毅双们看来,一股追溯、重温传统的风潮正在悄悄地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中。

  此前在两岸三地赢得普遍美誉的影片《岁月神偷》便动情地记述了一段老粤港人的中秋风俗。在影片中,穷人细路仔大耳牛的中秋节愿望是一个人吃掉一个完整的双黄莲蓉月饼,但家里一年才供一份月饼会,月饼到手了还要送亲戚等,他于是用自己卖明星照的钱,偷偷地自己供了半份月饼会,静待中秋的到来。

  事实上,月饼会是香港旧时预售月饼的一种方法,穷街坊们尤其喜欢用这种类似时下购房按揭的分期付款方式订购来年的月饼,一般供一份月饼就是十盒。而在上世纪20年代,广州等地区也曾流行过“供月饼会”,主要由一些规模不大的茶居或饼家发起,而供者也多为劳苦大众,一个为资金周转,一个图“零存整取”,很是吸引人。

  “在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裕的现在,这种最普通百姓对中秋节长远而郑重的期待让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感动不已。据说如今有一些老字号的商铺重新做起了‘供月饼会’的生意,我打算发动朋友们都去找一找,从现在起为下一个中秋‘供月饼’。相信这样细水长流得来的月饼会比去商场一次性消费得来的更加珍贵。”生活在广州的“80后”律师刘婷充满期待地说。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表示,不止是“博饼”和“供月饼会”,手工制作月饼、中秋拜月对诗、赏南瓜送子等各种传统中秋“老习俗”都正在重新赢得年轻一代的接纳和再创新,其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人惊喜。

  “相比上网聊天或在卡拉OK厅消磨时间,重温传统的中秋节会让我觉得更加充实、快乐!”刘婷说。

 


书画频道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图片秀  

 


女星旗袍装大PK 张曼玉经典

 


如梦如画:中秋十大绝佳赏月地 

 ·

高清 揭秘神秘的古埃及壁画

 · 

黄永玉四年级办“美院”自封“院长” 

 ·

 马未都:人在巨富中死去是耻辱

 ·

爱到尽头:梅兰芳给孟小冬多少分手费 

 ·

美女才情:周慧敏的画

 ·

清本《红楼梦图》凸碧堂中秋赏月 

 · 

金庸笔下绝色美女大比拼

 ·

赫本回眸:难以抗拒的艺术诱惑

 ·

徐悲鸿生命中的三个女人

 ·

情爱旋涡:罗塞蒂一生沉缅于病态爱情

 ·

没人敢娶林黛玉(图)

 ·

千古第一情人贾宝玉的悲剧  

 ·

宝钗心术不正 熙凤适合做老婆

 ·

谁给努尔哈赤戴了“绿帽子”?  

 ·

唐玄宗宫女四万 帝王的荒淫德性

 ·

秋日诗画 历代咏秋名诗

 ·

古今十大好色文人 上官婉儿同性恋

 ·

令曹操最钟爱的女子

 · 古代后妃后宫争宠秘诀

Tags:习俗   重温   中国   中秋   传统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