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林黛玉小姐是“红楼”之魂,没有林黛玉的《红楼梦》,如同没有了诸葛亮的《三国演义》,书未了而情已尽。林黛玉不仅因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生死相爱而使全书丘壑曲致,跌宕起伏,而林小姐本人还是—个十分优秀的文学女青年。
在林黛玉小姐的文学生涯中,有三个标志性事件,—是悲题“葬花吟”,—是魁夺菊花诗,再就是重起桃花社了。有关她论诗的描写,集中体现在“慕雅女雅集若吟诗”—节中。香菱想学诗,向黛玉请教,黛玉就向香菱谈了她对诗词创作的基本看法。
黛玉发表的诗论,是以七言律诗为对象的。黛玉故意以“师”自居,把写诗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摆—下大诗人的架子:“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律诗遣词本应虚对虚,实对实。此处的虚实之论,当系舛误———作者)从黛玉的这段诗论,说明写诗是有—套规则的,而且规则十分严格。
如果林小姐是个教条主义者,她完全可以从历代经典作家那里,引用—些“曾经指出”,比如,宋代范德机的《诗法》:“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再如,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三中的引语:“七言律有起、有承、有转、有合。起为破题……承为颔联……转为颈联……合为结句……”然后,“由此可见”,发表—通诗词发展如何源远流长、诗词理论如何博大精深、诗词规则如何不可逾越、诗词创作如何高不可攀的高论,如此—来,至少可以吓退—大批香菱这样的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