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在台湾美术界赫赫有名的黄才郎,昨日携台湾策展团队来到广东美术馆,举办展览“感官拓朴:台湾当代艺术体感测”。这也是作为台湾最高艺术殿堂的台湾美术馆首次与广东美术馆联袂策划举办的展览。馆长黄才郎亲自挂帅,携陶亚伦、王德瑜等11位台湾本土艺术家前来广州,带来了一个气息鲜活、新颖年轻的展览。黄才郎说,这个展览以台湾当代艺术中的身体感知为题,试图开发在视觉之外的感官体验,强调身体与存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刚好与广州亚运会契合,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协调及联结。
黄才郎历任高雄市美术馆和台北市美术馆馆长长达12年。就任台北市美术馆馆长期间,他的“顶头上司”是“文化局局长”龙应台,龙应台告诫他一句话:“美术馆是公共财产,馆长只是托管者。”去年,他就任台湾美术馆馆长,这是台湾省内级别最高的美术馆。上任后,他提出“让美术馆走入普罗百姓中”的理念。
两岸美术馆发展理念有何差别?美术馆不是孤岛,如何吸引更多大众?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如何被激活?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黄才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谈两岸差别:台湾的公立美术馆不收门票
记者:你对大陆的美术馆有何印象,觉得与台湾有何不同?
黄才郎: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处于中心地位,收藏和展览比较严肃、正统。上海美术馆因为大都会的关系,特别繁华和多元,国际化很成功。广东美术馆对当代艺术特别关注,它首开中国大陆对摄影、影像的收藏。
台湾也有3个重要美术馆,因为不同的收藏志趣而形成各自特色。台北美术馆由于处在大都会,侧重于收藏台湾当代艺术。坐落于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由于历史上举办过非常多的美展,收藏了一系列带有特定时代品味和痕迹的台湾本土艺术品。而高雄美术馆的发展最晚,它以前是一个雕塑公园,对雕塑的研究很深,另外由于高雄是台南原住民文化的中心,这个美术馆与台湾原住民文化产生很多对话。
台湾的公立美术馆花大力气扶持当代艺术,与大陆不太一样,比如在北京,看当代艺术可能需要到官方美术馆之外的798去。台湾的美术馆扮演的是公共资源的分配角色,作为美术馆的馆长,不需要也不应该有艺术圈子、艺术流派的倾向、喜好。美术馆的责任是经营一个花园,让土地肥沃,适合各类植物生长,鼓励各种艺术流派发展。
记者:台湾的美术馆收费吗?内地的博物馆大多是免费的,但美术馆或多或少还是需要门票。
黄才郎:台湾美术馆不收费,完全向公众免费开放,我们鼓励市民走进美术馆来欣赏艺术。有些人说,象征性收几块钱门票,可以避免衣冠不整的人进去休息,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即便是社会流浪人员进入美术馆休息,他同样也欣赏了艺术作品,受到了熏陶。美术馆不该设门票这道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