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黄山迎客松 资料图片
新华网合肥10月19日专电(记者 王立武)记者从19日在黄山市召开的安徽省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该省拓展文物资源保护领域,文物保护工作正向全面发展、兼容并蓄、动态开放的文化遗产保护战略转型,一大批工业遗产、商业遗产、农业遗产、文化线路等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迎客松是世界名山黄山的一棵寿逾千年的名松,已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象征。在安徽省文物部门业已完成的全省文物普查中,迎客松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海内外广泛影响,经省专家郑重推荐,作为全国首例黄山松属“活文物”,第一次被确定为文物普查和保护对象。
据介绍,从2007年4月启动以来,经过三年野外工作,目前安徽省野外文物普查结束。全省共普查出野外不可移动文物26397处,其中新增文物18104处。新增文物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8.8%。新增文物中,除黄山迎客松这类“绿色文物”外,此次普查还首次将近现代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厂矿、学校、水库、桥梁列为文物,如安徽大学老校区、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淮河大桥、佛子岭水库,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枞阳县矾矿冶炼遗址等。
目前,安徽各地已分别对于这些新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及时划定保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确定保护责任单位和保护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