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天府广场钟楼下埋着成都千年瑞兽,经报道后,在成都文史界激起轩然大波。
昨日,曾经独家勘探过瑞兽的 “关键先生”芶治平登场,他不仅是来证实瑞兽存在的,他还告诉记者:印象中的成都,迄今为止,仅此一只。
而中国当代文博专家、成都永陵博物馆工会主席马文彬说:何止是成都仅此一只!全国的数量也能用一只手数完!
这只瑞兽的身价既然如此不菲,当初它怎么就被因为搬不动这样的原因,当场回埋了?
[瑞兽的价值]
如是狮子当属全国第二
“如果钟楼下的神兽被挖掘出来时,证实是石狮,那么可以推断其是头千年神兽。”马文彬说,王建当年是将狮子门改为神兽门的,也就是说,王建自称皇帝前,这2头神兽便已存在,而王建称帝属于五代,五代之前是隋唐,再往前是南北朝大乱世。“至于究竟是之前的唐朝,还是隋唐,还是更早,这个就无法推断了,但最晚也应该是在唐代。”马文彬认为,按照王建称帝时的前蜀公元907年开始算,这对石狮至少也已有1103年历史。
而如果按照唐代石狮来衡量它的价值的话,这应该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价值仅次于乾陵出土的石狮,可排名中国第二。
乾陵是什么?那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冶的合葬之墓!
[瑞兽的猜测]
狮子说:狮子才能压台
持论者:中国当代文博专家、成都永陵博物馆工会主席马文彬
“钟楼下的瑞兽不是石象,因为象一般只放在墓陵,而石狮能压台!”马文彬对于钟楼工程师车凡英“石象”的说法给予了否定。
马文彬说,北宋宰相张商英的胞兄张唐英所著的《蜀梼杌前蜀先主》有记述,在天复元年(公元907年)十月,也就是王建称帝时,他下令将当时皇城内唐代遗留下来的西川节度使衙门堂宇改为宫殿……同时写明将叫狮子门的地方改叫神兽门。王建住进蜀王府后,其妃花蕊夫人留下的《宫词》中,有“亦从狮子门前入,旋见亭台绕岸边”一句。
“综合这点史实和唐代‘狻猊镇角’之说,‘狻猊’指的就是形象为狮子的神兽,它们可以‘镇角’,即压台。”马文彬说。
犀牛说:成都石牛最多
持论者: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冯广宏
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冯广宏,也有自己的看法,根据在成都考古界摸爬滚打的实践经验,他同时否定了石象和石狮的说法。“狮子、大象的说法,我对此持怀疑态度。‘青狮石象锁大江’是佛教的说法,而自五代至清朝,成都道教风行,而道教认为石犀牛、石牛能镇妖。”冯广宏随后说到:一直以来,成都的地下,最不缺的就是石牛!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从望江楼附近的府河就挖出了石牛,况且,现在成都的石牛河里面至少还能找出7头石牛。“所以我认为钟楼下的瑞兽应该是石牛或者石犀牛。”他说。
[勘探故事]
芶治平是谁?他就是当年曾独家勘探过瑞兽的人。当年供职成都市文物管理处的他,知道为什么这只瑞兽会被发现后又“活埋”了。昨日下午1时,记者见到了已九十高龄的芶老,见到记者后,他开宗明义地说道:“钟楼下挖到的石兽嘛,就是我去看的。”
没钱没机器只有埋回去
它躺在好几米深的坑里
1973年,芶治平先生刚过半百,被调到了新近成立不久的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在这里,他很快遇到了一件让自己后悔了半辈子的事。
工地发现瑞兽那天,他就接到消息,赶到了施工现场。“我到时,地基已经挖开了,那个坑好几米深,人下不去,只能趴在坑边上勘查。”芶老回忆说,瑞兽只露出腹部,但还是能观测出兽形,“比牛还大”。“从表面看,有棱角,没有花纹,保留了石头的本色。”虽一直无法确认瑞兽为何物,但芶老表示,这种大型石刻装饰物,往往是皇宫的东西。钟楼片区在五代时期为皇城所在地,遗留下瑞兽,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是谁把这个在地下郁闷了千年的可怜家伙又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