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瓷器爱国主义”神马的都只是浮云

兰亭书童 2010-11-19 热点透析 评论

    日前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竞拍者来自中国,有英国记者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

    青年时报一评:

    一个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因为竞拍者多是来自中国,所以被外国记者称为“瓷器爱国主义”。

    在一些外媒记者眼里,如今中国的一些富豪们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中国人重寻身份和文化。震惊、理解,甚至还有隐约的赞誉,这是外媒对中国富豪天价赎回本国文化遗产的态度。相比之下,国人对富豪们的这些举动却不以为然。铺天盖地的网络跟帖中,鲜有中国网友对富豪们的这种举动表示赞叹。一来参与竞拍的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在拍卖场上相互竞价,“便宜”的只能是外国人;二来即便是这个乾隆瓷瓶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全球拍卖最高价格,它也很难激发起中国普通民众的自豪感,这些貌似惊人的虚无“之最”离国人的价值认可已经渐行渐远。

    如果不是外媒将此举冠之为“瓷器爱国主义”,国人对中国富豪们的这番举动也许只会轻轻一瞥一笑而过,毕竟,中国富豪们寻求“刺激”的新闻早已见怪不怪。原本只是一场奢华的竞拍,只因贴上“爱国”标签,才吸引了国人的眼球。谁会相信被“瓷器”包装起来的“爱国主义”一定坚如磐石?在“神马都是浮云”处处流行的时候,“瓷器爱国主义”也算是浮云一片吧。

    华西都市报再评:

    为了回购一个清代瓷瓶,有人一掷5亿元人民币。英国记者为此贴上了“瓷器爱国主义”标签。

    不得不说,这个标签相当妥贴。无论怎样包装,都无法掩饰类似行为的“瓷器”内核,即便被附上“爱国主义”;无论怎样炒作,都无法掩盖冲动假象下所显露出的营销痕迹,即便这策划高明得让人犯迷糊。

    这样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真正的爱国,就像它的内核“瓷器”那样易脆,经不起推敲:一敲就会破碎。而带上理智去推敲,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其实质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跟“钱多人傻”无关,跟“爱国主义”也不靠边。

    从前有民企或爱国人士以高

    价拍得流失海外的文物,那时其拳拳爱国心赢得称颂。时过境迁,国人日益理智成熟,有人再以这样老套的手段来“抢钱”或“洗钱”,注定成为被嘲讽的对象。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态度对商人的营销做出了精当的诠释。

    流失海外的文物该怎样抢救呢?当然最好是通过法律途径或外交手段,最不该的就是天价回购,因为这让他人二次受惠。爱国是理所应当的,但应提防被隐藏的利益纠葛所利用。这次豪掷5亿归购清代瓷瓶,尽管目前还难以厘清其背后有怎样的利益暗门,不过其以“爱国主义”面目出现的营销手段则在提醒:人们啊,你们要警惕!(文/陈方、林小明)

书画频道精彩推荐

资讯 图片 展讯

 轶闻 收藏 博客

“瓷器爱国主义”神马的都只是浮云

“瓷器爱国主义”神马的都只是浮云

“瓷器爱国主义”神马的都只是浮云

好莱坞人气最高的明星微博

Tags:神马   爱国主义   瓷器   浮云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