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书画打假

兰亭书童 2010-12-14 书坛快报 评论

 

                     书画打假   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当得知为数不少的美术专业学生和一些画家纷纷临摹A名家的作品,以赝充真流入市场,便告知A,建议打假。孰料,A淡然道:“大可不必。学生们也要生存嘛!” 朋友哑然,我亦如鲠在喉。 朋友又告诉我另一件事。凡市内举办书画拍卖,B名家每每必到,并义正词严地当众指出其中赝品:“这幅不是我的作品,必须撤拍!”藏友无不拍手叫好。我亦欢欣鼓舞。 不法分子以赝充真的行为,倘若对其姑息,说助纣为虐怕不过分。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繁荣,书画打假刻不容缓。 当打假的火苗儿在我的脑海刚一闪,我找来一大堆书画鉴赏类书籍,闷头研究。久而久之,对部分名家的笔法特点、常用印章有所熟悉,对书画的真赝辨识掌握了一些门道,自认为有两把刷子,便想一试牛刀。适逢某友看中了某画廊一幅B名家的书法作品,鉴于价格不菲,怕冒失上当,便请我帮忙掌眼。 我将作品认认真真地看了两遍,甚至连每笔每画都不放过。准确地说,这幅作品无论通篇气韵,还是落款,都颇具匠心。然而,当我将目光落在钤印上时,顿觉不和谐。尽管印章是B名家作品中常见的那枚,但是线条柔弱,金石气息不足。作为书法篆刻家的B先生,怎么会使用如此不济的印章呢? 我正欲点破,却见店主捧出一册印制精美的B名家作品集,指着其中一幅,道:“喏,就是这幅,你们仔细瞧瞧!好几个藏家都相中它了,有一位还交了定金,你们若再犹豫,就会错失良机啊!” 我接过集子,果见朋友欲购的书法与集中录图一般无二。至于钤印,由于图片较小,看不清楚,但是所盖位置无差;加之店主在一旁信誓旦旦:“本店开张10年,靠诚信立足,回头客拿耙子搂,你们放心买吧,绝对物超所值!”我怀疑是自己多虑,遂鼓励朋友购之。然而,未隔几日,朋友满面愁云地告诉我:“那幅作品经B先生本人鉴定了,是高仿赝品,咱们被店主蒙了。找对方退货,人家不认账。唉……” 朋友的话,像钢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 嗣后,我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从理论基础学起,拓宽视野,提高修养,向造诣较高的藏家和书画家虚心求教,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多次从蛛丝马迹中看破玄机,使藏友避免上当受骗,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前不久,河南新乡藏友李某寄来他拟购买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的隶书四条屏书作图片,请我鉴别。尽管通篇无懈可击,但我还是从落款署名上看出了破绽。为了确保无误,我将图片转寄远在北京的张海先生,请求验鉴。张海先生很快复函,在图片背面赫然签曰:“此幅乃临摹品。张海。” 名家的支持和藏友的信任,更加坚定了我坚持书画打假的信心。众人拾柴火焰高,热切呼吁更多人士加入艺术市场打假行列,为文明社会、和谐市场贡献力量。

Tags:打假   书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