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2011年国家画院“做大做强”目标稳步

兰亭书童 2011-02-09 书坛快报 评论
   新华网北京消息:杨晓阳有大气魄,做事都是大手笔。熟悉杨晓阳的人都这么说,尤其是在他出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以后,其大刀阔斧迎风破浪带领画院前进的身姿和务实求真的作风,更让人心悦诚服。在走过辉煌而多姿多彩的2010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11年之际,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从他真切中肯的回顾以及美好的展望中,不难看出他的信心和魄力。

    杨晓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曾大胆提出了国办画院的五大职能:创作、研究、教学、收藏、普及交流。他还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即未来国家画院的五大任务:第一,聘一批画家;第二,建一批画室;第三,办一个大展;第四,伴随大展,办一次高层次的美术论坛;第五,留下一批精品。后来把“办一个大展”改为实施中国美术发展工程,把“创办一个论坛”改为实施中国美术海外推广工程。“五个定位全面实施,五个工程都在推进。”努力拼搏了一年后的杨晓阳总结,“2009年是理清思路,调查研究。2010年就是稳步实施卓有成效的一年。”而对于文化部领导提出的国家画院要“做大做强”的目标,杨晓阳也有着独到的理念和理解,“我们的创作要引领时代潮流,应该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做大做强’。”

     聘一批大家

    成立八个专业院,打破了四个界限,实现了全领域全覆盖,标志着国家画院几个思路的突破和全面实施,聘请一批大家的工作也实实在在推进,推进的也比较理想。

    在文化部党组“做大做强”的发展要求下,经过一年多的走访、调研、讨论、协商等大量的筹备和准备工作,2010年8月31日,中国国家画院属下7个专业院在京宣告成立,后来发展成为八个专业院,包括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研究院和公共艺术院,外加一个青年艺术院,共八个专业院。“这八个专业院的成立,标志着国家画院几大思路的突破和全面的实施:一是打破了专业界限,改变了原先只有中国画专业的局面,所有专业都呈现,实现了全领域全覆盖;二是打破了离退休的界限,不分离退休和在职;三是打破院内外界限;四是打破国内外界限。”

    杨晓阳表示,“四个打破”使得国家画院已经聘请到140位专家,都是大家,其中不乏吴冠中、张仃、黄永玉等这样的大师,组成了当下中国美术界实力最为强大的第一方阵。“2011年5月份前聘请的画家将增加到300位,就基本固定下来了。”杨晓阳说,这300位画家中,不包括青年画家,因为七个专业院按照专业分类,基本是60岁以上的大家,这可能会挫伤青年画家和青年理论家的积极性,经过研究国家画院决定成立青年画院。青年画院不聘请人,而是在活动中发现年轻的画家、理论家的创作研究和实践,以及他们活跃的艺术市场,也就是说,从中发现人才,在不断展览中可以达到国家画院青年画家标准的,将不断被发掘出来,将被推荐成国家画院七个院的后备力量。

    “七个专业院实行项目管理,基本的设施是有保障的,有基本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一定量的经费。”杨晓阳介绍,七个专业院在职和兼职的人都实行项目管理,每年有自己的创作研究和收藏计划。每个院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自行管理,不实行一刀切。鼓励每个院自行发展,希望每个院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执行过程中探索。杨晓阳说,7个专业院的成立是中国国家画院遵照文化部“做大做强”发展目标要求,进行不断发展建设,健全专业门类、完善组织体制的重要标志。国家画院将以7个专业院为依托,以少而精的机构模式和专聘结合的用人制度,影响辐射至全国乃至全世界,真正做到“对内代表国家、对外代表中国”,以此带动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建一批画室

    扩建后的国家画院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合作的院外基地有很大突破,生机勃勃地发展起来了,以四个基地为代表。 四个基地补充了国家画院的硬件,缓解了目前压力,走出了跟社会结合、面向社会、利用社会力量为社会服务换得自己办院条件的新路子。

    据杨晓阳介绍,国家画院的扩建正在规划进行当中,由国家发改委立项,东面水厂的搬迁,北京市领导非常关心,国务院领导也经常过问。“目前正常推进,有望在短期内定位下来。”杨晓阳说扩建后的国家画院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资源,合作的院外基地有很大突破,生机勃勃的发展起来,以四个基地为代表:

    第一是天津盘龙谷国家画院创作基地,已经破土奠基,设计基本完成。将来建成的是一个江南园林式的院群,占地近120亩,以7个相对独立的院子组成的整体,有画室、会客,具备小型的艺术沙龙性质,吃住行都一应俱全。7个院子之外,有4个特大的画室,最大的是100米长,30米宽,中间没有柱子,不拐弯,像 100米跑道一样直接呈现出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画室。为什么做这么大?就是为了全世界的艺术家们做一个画室。两个50米长,30米宽,还有一个30米长的画室,一共4个大画室。4个大画室加小画室,完全可以满足国家画院全体画家的创作研究要求。离国家画院是一小时十五十分钟,离机场不足40钟。这个基地的建成为国家画院相对独立、封闭、安静的创作研究做了硬件保证,补充东面征地慢带来的困难。

    第二个基地目前正在和企业联合开办一个国家画院(国展)中心基地。将国展中心10万平方米交给国家画院使用20年。这个基地与盘龙谷国家画院创作基地有很大不同,盘龙谷国家画院创作基地是创作研究用,这个基地是创作、日常使用和面对市场,是国家画院面对市场的基地。这个基地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也应该是世界之最。100平方米以下的画室350个,国家画院的300名画家人人有份,还有其他公共管理部门。350间画室之外还有6万多平米可以做展厅、国际会议、艺术家沙龙、餐厅、影视、资料、拍卖等,关于美术和市场结合的所有功能基本上形成一个国际艺术城。每个人有100平方米的画室,这么多人集中在一起相当于国家画院整体的办公场所。有展示、拍卖、销售的功能就和市场完全结合,有医院满足了画家在那里的日常生活,还有60辆车的奥迪车队供画家使用。尤其是外地画家,被聘请为国家画院画家后,其创作、工作、衣食住行全部被包括下来。“10万平方米已经签定合同,正在设计,估计在年后开始施工。”

    第三个基地是圆明园正觉寺,主要是面向社会长期展示国家画院的艺术成果,无偿提供给北京市社会各界群众,这样一来大家在参观圆明园的时候,多了一项参观画展的项目,国家画院也扩大了展览展示的空间。

    第四个基地是在巴黎国际艺术城买一套画室。由茅台酒厂出资赠送给国家画院使用。

    “四个基地补充了国家画院的硬件,缓解了国家画院在东面征地没有完成期间时,硬件使用的压力,走出了国家画院跟社会结合、面向社会、利用社会力量为社会服务换得自己办院条件的新路子。”杨晓阳强调,跟“一批大家”一样,社会影响力很大,这种做法在画院的发展史上也是首次。

Tags:画院   稳步   做大做强   目标   国家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