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认识任伯年的几个关键点

兰亭书童 2011-07-30 热点透析 评论

    近来浙江美术界、收藏界有两件事,引发了圈内外人士对“海上画派”巨擘任伯年的浓厚兴趣。一件是萧山成立了任伯年艺术研究院;一件是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在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拍出了1.67亿元的高价,标志着任伯年的作品终于也进入了“亿元时代”。相对于齐白石而言,任伯年的作品价位并不算高,没有达到其应有的地位;相对于吴昌硕而言,任伯年的公众知名度和学术定位,也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上述的两件事并无关联,但却有望成为让学界和公众进一步认识任伯年的契机。

任伯年 葛仲华像

    认识任伯年,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任伯年是“写实”通俗画风新传统的开拓者。评价一位画家是否称得上画坛领袖,最重要的要看他是否引领一个时代的绘画风尚,能否代表一个时代的绘画高度。任伯年(1840-1896),名颐,初名润,字小楼,后字伯年,浙江山阴航坞山任家楼人。父亲任声鹤是民间画像师,受家庭熏陶,幼年即能绘画。青年时期,任伯年在太平天国军中“掌大旗”,直到天京沦陷,才回到家乡,后到上海跟随大伯任熊、二伯任薰学画,长期在上海以卖画为生。而当时的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商人、地主富绅、官僚巨贾云集,商业繁荣,骤然成为江南最富庶繁荣的商业大都会,新兴的市民文化应运而生,与这种市民文化相适应、与市民阶层的欣赏口味及市场潮流相适应的“写实”通俗画风也应运而生。任伯年的绘画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他的作品题材丰富,从神话传说人物到村野世俗人物,无一不是市民阶层所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他具有超强的写实能力,平时十分注重写生,据说为观察房上猫打架,竟翻窗匍匐瓦上,尾随其后,钩画速写。他的一流的写实能力,为他成为“写实”通俗画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写实”与“通俗”,同样是解读整个“海上画派”的重要关键词。

    第二个关键点:任伯年是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任伯年的绘画艺术发轫于民间艺术。其父亲任鹤声“能画像,从山阴迁萧山,业米商”(徐悲鸿《任伯年评传》),曾向任伯年传授肖像画法。凭着这一技之长,任伯年于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在宁波卖画为生。到上海之后,巧遇任熊,到苏州随任氏兄弟习画,和任薰一起师宗陈老莲,进而学习自晋唐以来的双钩填彩技法和设色技巧,继承传统,融诸家之长,绘艺大进。后又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等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风。有资料表明,任伯年曾在我国“西洋画的摇篮”土山湾画馆学习铅笔素描等西洋画法,他的速写稿有的是用3B铅笔画成的。此外,他在花鸟画创作、山水画创作方面也格调高古,卓有建树。也就是说,任伯年在技法上,可以说集民间、传统和西洋画法于一身,在晚清是十分难得的。这也是他之所以称为“海上画派”标志性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徐悲鸿对任伯年推崇备至,说:“伯年先生天才豪迈,工力绝人。”“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徐悲鸿认为任伯年是“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1 2 3 下一页  

Tags:几个   关键   任伯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