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各地展讯 / 正文

新媒体艺术展:关注生态的参与意识

兰亭书童 2011-07-30 各地展讯 评论

正在现场转播节目的艺术学校 劳伦斯·马斯塔夫(比利时)

点·动 朱利叶·坡普(德国)    

  中国美术馆的广场被如同天外飞来的怪物侵占——这件名为《天气隧道》的外形怪异的作品,集合了十几位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以直观多样的艺术手法实时展现了世界各地天气和环境的探索,提供给观众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缩影。

  走入中国美术馆展厅里,《农场之泉》里有鱼、植物、阳光、水、泥土、电子元件和我们看不到的细菌,一个可持续农业项目,而且,它很美;《人工月》是展览里最亮的作品——10000个不同型号的节能灯同时发光发热,灯的秩序、月的形状、冷白的光和炽热的温度,替代了已经失落的“床前明月光”的情怀;《重力细胞》是一块由225块不稳定的地板模板组成的作品,人们踏在上面,重力通过传感器转化为声音,几何图像同时呈现在四面环型屏幕上,好像自己是用脚作曲的莫扎特……

  于7月27日到8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呈现的“延展生命: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出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荷兰、英国、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的88位艺术家的53件作品。

  一提到新媒体艺术,不少国内观众都会列出这样的等式:科技 哲学=新媒体艺术。艺术家学点科技知识或者学会编程,再看几本哲学书,把作品说明往玄奥难懂里整,就是新媒体艺术了,以致于很多作品只停留在新奇的层面,远未达到艺术的层次。而如今的新媒体艺术家在思考那些关乎生命的课题——人类是自然的中心吗?如何认识周边的生态环境?人工生命与其他物种有何关系?生命是否可以延展?

   1 2 下一页  

Tags:艺术展   意识   生态   参与   关注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