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关爱 感恩 追梦——张改琴专访

兰亭书童 2011-08-04 书坛快报 评论
关爱 感恩 追梦——张改琴专访
■本报记者 孙 超


关爱 感恩 追梦——张改琴专访



  张改琴 甘肃庆阳人。现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甘肃省政协常委、科教文体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协会员,甘肃省文史馆馆员。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书法报:在中国书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您当选为中国书协副主席,主席团成员在协会内的工作应该是有分工的,您是负责妇女书法这一方面吗?
  张改琴:中国书协给几个副主席都作了分工,但还没有最终确定。虽然分工没有最终确定,但我对于妇女书法的工作还是有些思考的。我认为,书协给妇女书法工作者留席位,是对妇女的重视,是当今书坛进步的表现,也是文化进步的表现。我们利用组织上搭建的平台,把妇女书法工作做好是分内的事,也是所有妇女书法作者的愿望。妇女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能够带动书法整体的提高。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从人口上来说,妇女的数量基本上占了一半。母亲是每个人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妇女学习书法的热情,肯定能够感染孩子。孩子是书法的未来,是各行各业的未来,而妇女给孩子的影响是根本的。
  书法报:对于提高当代妇女书法创作您有什么想法?
  张改琴:我首先服从中国书协分党组和主席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配合好协会的工作。但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比如说,全国第一届妇女书法篆刻展是1986年2月4日举办的,现在应该考虑全国第五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的事了。我们要将中国书协为妇女搭建的展览平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好平台作用,为所有女书法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提供更多更直接的机会。
  书法报:您对全国第一届妇女书法篆刻展的举办日期记得这么清楚?
  张改琴:当时我是参展作者,因为那是第一次入国家级展览,我很兴奋,我有今天也是受惠于那次展览,现在我有机会能从中国书协的角度为广大书法作者服务,我深感荣幸。从1986年至今,已经过去25年了,全国妇女书法展基本上平均五年举办一次。综合比较,妇女书法展的周期还是长了一些,我们对于妇女书法的扶持力度还有加大和提升的空间。
  书法报:展览对当代书法的创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您对当代书法展览关注得多不多?
  张改琴:我也很关注。很多作者都在为获奖入展、为成名成家拼命地重复自己,应对展览,造成了书法圈浮躁成风、千人一面的情况。这么多的展览,作者们的创作压力是非常大的,难以深入地从内涵上加以提高。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已经退出实用舞台,完全成为一种艺术欣赏模式,我是赞成通过展览这个手段来直接实现选拔人才、推出成果的目的,只有措施完善、技术规范且具有学术价值的展览才能达到我们所要求的高度和深度,书法艺术才能取得和谐兼容、推陈出新、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好在中国书协的领导层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已在多次的展览中尝试着用多种方法去改变和扭转这种局面。我相信,随着展览质量提高、深度加强,以及经验累积,加上作者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我们的展览会越来越受尊重,越来越彰显着培养人才、续写历史的重要作用。
  书法报:您刚才谈到展览策划的深度问题,现在的展览一般就是征稿、投稿、展示,是不是不够立体?
  张改琴:展览要多角度地提高作者的素质,激发作者的创作潜能,用正确的书法观念加以引导。书法在近几十年发展迅猛,在继承与出新的关系处理上出现过一些理念分歧。比如说现代派书法,很多人不了解,这就要我们通过展览集中向社会展示,让大家认识到艺术是多样的,应该允许在传统的基础上对书写进行试验和探索。

Tags:专访   追梦   感恩   关爱   张改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