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谈中国画革新与岩彩画

兰亭书童 2011-10-22 热点透析 评论

  岩彩画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以胶为主要媒介,用天然矿物色料为主,是区别于中国水墨、工笔、西洋油画的一种东方式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岩彩画的命名

  岩彩画是以矿物研磨成粉,以胶调和后绘制的作品。岩彩画给人的印象是从日本传来的,用的是日本的颜料,这是误区。在汉、唐、宋以前一直是我国绘画的主流,古人称为“丹青”,只是在明清后渐渐式微,而在日本却一直保留。中国在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方强势文化大举入侵,为了自尊以保卫传统的国粹,当时才提出了“国画”这种名称,而当时正是中国画色彩走向衰败的时代。以素材、媒介的观点为绘画分类,正是国际上盛行的方式,油画、版画、水彩、淡彩、粉彩等名称皆源于此观念。现在中国称此类设色为工笔重彩,它属于技法或风格性的名称,与重彩相对是淡彩,重彩与淡彩界限是模糊而主观的,设色需多厚重才算“重彩”没有一个标准。岩彩画是中国画的观念必须建立起来,但岩彩画与目前习惯认识的中国画是有本质区别的,写意水墨画是国画,工笔重彩是国画,唐宋时勾勒赋彩是国画。岩彩画的提出区分了与日本画模糊混同的阴影,使画家意识到岩彩画原来是中国古代的丹青,盛行于经济富裕与国势强盛时代的汉唐和古代壁画中。岩彩画的命名更能扭转目前中国画的弱势一面,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

  岩彩画的发展方向

  中国绘画的传统与创新、民族与世界一直是近代中国画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唯有不断扩大学习领域和层面,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优点,摆脱狭隘的地域主义思想,并随着时代的演变去不断变化、创新。岩彩画的发展不应只固守于传统,也不是一味地纯粹西化,而应抛开门户宗派之界,开放自己的胸襟、眼光,在中国特定的大文化框架中,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进行研究和发掘,以适应本民族的文化需求。

  现代岩彩画更强调了材质,为表现空气、光线融入了西画的技巧及空间构成形式,在现代信息时代的刺激下,传统的样式起了细胞分裂,脱离老旧形态而进化产生了弱线主彩的画法,达到一种全新画境。中国画是岩彩画的母体,宋以前的绘画几乎都是运用色彩的中国绘画。但是固守于旧的方法,单纯模仿形式,其作品肯定是精神萎靡、技术薄弱,受固定程式化的约束,又恰似笼中之鸟,失去了翱翔天空的能力。相反,一味追求新奇,追求外民族的画风,失去了本民族绘画的真趣品味,也是不可取的。

Tags:革新   彩画   中国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