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徐悲鸿的第一位妻子名叫蒋碧薇,江苏宜兴人,十二岁由父母做主与人订亲,十七岁那年到了上海,遇到了徐悲鸿。当时徐悲鸿年少英俊,才华横溢,在绘画方面已显日后的大气象,蒋碧薇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第二年便与徐悲鸿私奔至日本,而后又流浪北平,又到巴黎时,他们认识了从伦敦来到巴黎的张道潘,那是1921年的事情。这次会面,给张道藩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徐悲鸿的妻子张碧薇。几番接触,张道藩向蒋碧薇射出了爱神之箭。
1925年,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留学生官费停发,为了能继续留学,徐悲鸿只身前往新加坡筹款,这时蒋碧薇就靠徐悲鸿的朋友予以照料,张道潘是最热心的一个。张道潘不但有钱,而且是个花花公子,蒋碧薇便成了他的无数个女人中一个,只是他们保持了比较长久的关系。徐悲鸿除了艺术之外,几乎不懂得怎样呵护自己的妻子。
1926年2月,蒋碧薇收到了张道藩从意大利寄来的一封求爱长信。张道藩的这封信使蒋碧薇陷入万分痛苦的境地。最终蒋碧薇十分理智地回了一封长信,劝张道藩忘了她。张道藩在极度失望中与一位名叫苏珊的法国姑娘结了婚。
1928年,徐悲鸿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全家由上海迁居南京丹凤街中央大学宿舍。住的是一幢两层的旧式楼房,共住有四家教授,徐悲鸿居住四间房子,蒋碧薇的父母也与他们住在一起。由于拥挤,徐悲鸿总到艺术系画室去作画。
1929年11月,蒋碧薇生下了女儿徐静斐。
蒋碧薇与张道藩在国内重逢的时候,张道藩已当上了南京市政府的主任秘书。已做了母亲并怀上第二个孩子的蒋碧薇长期缺乏对丈夫的理解,而徐悲鸿醉心于艺术,对妻子也少有体贴,双方性格都很倔强,渐渐产生了感情裂痕。与张道藩的相见,无形中勾起了蒋碧薇曾失落的梦幻。加上花边新闻对徐悲鸿与孙多慈的师生关系的渲染,给本来已不和睦的家庭平添了一层阴影。而张道藩也始终未忘对蒋碧薇的恋情,再次成为徐悲鸿家中的常客。
1932年12月,徐公馆建成。这是由几个朋友资助、筹款,徐悲鸿在傅厚岗6号盖的一幢楼房。这是一座精巧别致的两层小楼,有客厅、餐厅、卧室、画室、浴室、卫生间等,前后还有宽敞的庭院,院内有两棵高大的白杨,四周用篱笆筑成围墙。年底,他家搬进了新居。楼下左边是一间阳光充足的大画室,右边是一间饭厅,一间客厅;楼上两间卧室,徐悲鸿夫妻住一间,徐静斐和哥哥住一间;三层小阁楼上则住着徐静斐的大表姐程静子女士;楼后的一排木平房是男女佣人的住处。
这时已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一年后国难沉重的严冬,徐悲鸿不忘国耻和居安思危,便将新居取为“危巢”。但蒋碧薇认为此名不吉利,不久就取消了。蒋碧薇将公馆布置得一派法国气氛,给人以雍容典雅之感,庭院梅竹扶疏,桃柳掩映,令人赏心悦目。
搬入傅厚岗后,徐悲鸿在家的时间较过去多了,只要不去“中大”上课,便在画室作画,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画的国画将整个画室地面都铺满了。家里人经常等他吃饭,菜热好又凉,凉了又热,他都不出来吃。他的脾气是作画到入神时,谁也不能惊动他,一定要把那幅画画完才罢休。
徐悲鸿在“中大”艺术系当教授,每月薪金300元,蒋碧薇在家料理家务,招待客人,生活优裕而安定。但夫妻两人却常常争吵,起因是徐悲鸿喜爱收藏古董古画及金石图章,一见到好画好古董,爱之如命,不惜重金加以收买;而妻子喜欢过舒适生活,又好请客,双方都要花钱,尽管徐悲鸿的收入很高,仍不免有矛盾,因此发生争吵。
徐悲鸿与孙多慈师生恋
由于事业上没有共同语言,生活上得不到应有的爱抚,徐悲鸿常常处于一种郁郁苦闷之中。在他精心任教之时,对女弟子孙多慈的才能颇为欣赏,常常课外点拨,师生感情甚笃,不久坠入爱河。悲鸿刻一印章曰“大慈大悲”,即暗合二名字在内。事后为夫人闻之,大肆吵闹,孙父对女儿的行为也极力反对,不许徐悲鸿与其女儿来往,弄得满城风雨。
在新居落成之时,孙多慈特购枫树苗百株作为点缀庭院之用,也为祝贺老师新画室的建成。但事机不密,又为蒋碧薇得知,怒不可遏,做炊之薪。徐悲鸿异常气恼,但慑于夫人之怒,忍气吞声,悲痛之余,乃将其室取名为“无枫堂”,并刻“无枫堂”印章以抒郁愤和不忘孙多慈。那一时期他的画室也常以画枫树为景,每画必钤上“无枫堂”印章,以示怀念这一隐痛。此后,徐蒋关系每况愈下。
急雨狂风势不禁,
放舟弃棹迁亭阴。
剥莲认识心中苦,
独自沉沉味苦心。
小诗录以少陵道兄。
悲鸿。
这是徐悲鸿在隐痛中写的一首诗,显然不是为好友王少陵写的。王少陵居纽约,一直将徐悲鸿的手迹诗悬挂在客室中,知情者一看便知这是写给一位心爱的女性。
据王少陵说,徐、孙二人分离多年仍有书信不断,当年王从大陆回美,临行前向徐悲鸿告别,徐悲鸿正在画室写这首诗,得知王少陵即回美,徐悲鸿要画幅画送他纪念,因赶飞机来不及了,王少陵便要了这首墨迹尚没干的诗。徐悲鸿说这是写给孙多慈的。后来,孙多慈每次从台湾去美国见王少陵,每次见到挂在墙上玻璃框中的这首诗,都心酸落泪,她知道这是徐悲鸿写给她的。
孙多慈后来嫁给了许绍棣,婚后十分后悔,二人间从来没有感情,年龄也悬殊二三十岁,经常口战。许绍棣是坚决呈请国民党中央通讯社通缉“堕落文人鲁迅”的党棍文人,在其妻生病期间,许又看上了郁达夫的妻子王映霞,答应王和达夫离婚后娶她。但王映霞和郁达夫离婚后,许绍棣又看上了更年轻貌美的孙多慈。孙多慈爱徐悲鸿,但徐悲鸿却无法和蒋碧薇离婚。许绍棣的原妻已死,在许的追求下,孙多慈嫁给了他。后来随许到了台湾。但她一直看不起许,更加思念徐悲鸿,经常借故从台湾去美国,住在女物理学家吴健雄家里,也多次去王少陵家,每次见到徐悲鸿的诗,都忍不住落泪,感叹很久。
1952年,在台湾师范大学任教的、40岁左右的孙多慈画的《寒江孤帆图》,题写了一首她当年写给徐悲鸿的五言诗:
极目孤帆远,无言上小楼。
寒江沉落日,黄叶下深秋。
风励防侵体,云峰尽入眸。
不知天地外,更有几人愁?
孙多慈晚年患乳腺癌,1975年2月在物理学家吴健雄美国的家里逝世。
吴健雄是孙多慈南京中央大学的同学。孙多慈和徐悲鸿师生苦恋之际,吴健雄劝过孙多慈面对现实,当断则断,免得越弄越乱。
抗战爆发后,孙多慈一家流徒到长沙,徐悲鸿赶去看她,还把她一家人接到桂林,又为她在广西省政府谋得一职。他们师生那段日子常去漓江写生,可惜愉快的时光并不太长,孙家全家不久离开桂林迁往浙江丽水,直到徐悲鸿跟蒋碧薇仳离,孙家还是反对女儿跟徐老师好。徐悲鸿到印度讲学那四五年里,孙多慈终于嫁给了浙江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徐悲鸿不久也娶了廖静文。
孙多慈迁居丽水还跟徐悲鸿通信,写过两首诗给他,五言律诗之外还有一首七绝:
一片残阳柳万丝,秋风江上挂帆时,
伤心家园无限恨,红树青山总不知!(摘自《毛泽东与当代名人》第三章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 2015-03-18 古董镜头 发烧新宠
- 2015-03-17 沉香风险巨大:出手须慎
- 2015-03-17 新进藏家如何面对火热拍卖行情
- 2015-03-17 天津惊现天价猴票 现货难淘升值空间仍巨大
- 2015-03-15 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 宋元钧窑瓷辨识
- 2015-03-15 斯洛文尼亚情人节热卖心形邮票
- 2015-03-15 老油画家作品 拍卖市场的“天漏”?
- 2015-03-15 欧美或重启中国书画拍卖
- 2015-03-15 徐悲鸿《志在千里》真伪辨析
- 2015-03-15 拍品无底价 亲民拍卖扎堆本月
- 搜索
-
- 11-16《CCCPA全国少儿书画艺术等级评定简章》发布 2017春季开始报名了
- 09-302016第九届(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交流大赛火热征稿中(图)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6179℃周志高执掌《中国书法》大印
- 11964℃免费赠阅《炎 黄 书 画 报》
- 11046℃刘荣升书法作品选登
- 10139℃中国榜书名家精品展揭晓
- 9846℃中日当代书法大展开幕
- 9781℃韩国直指书法大赛圆满落幕(附获奖名单)
- 9072℃首届中国榜书大赛获得名次暨优秀作品名单
- 8841℃丘程光将在大连举行书法展
- 8647℃中国天津/新加坡书法交流展
- 8192℃ 第二届国际榜书大赛暨中国榜书艺术大论坛揭晓
- 01-05福州:俏笔迎春 助学公益
- 12-19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及理事名单
- 06-10书法家吕庆宜在福师大美院开展艺术讲座
- 04-18全国第二届手卷书法作品展获奖入展公示名单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并面世
- 04-13辽报集团注资合作 中国书法报社在京揭牌
- 04-13《中国书法报》创刊: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 引领书坛
- 03-25福建省老艺协书法委员会在省老干局召开会议
- 10-10首届福建民间文艺“山茶花”奖揭晓 陈友荣获奖
- 04-25世界榜书联合会中国中原创作中心成立
- 标签列表
-
- 中国 (3633)
- 书法 (2438)
- 开幕 (1922)
- 书画 (1753)
- 艺术 (1665)
- 艺术品 (1582)
- 作品展 (1561)
- 收藏 (1357)
- 拍卖 (1322)
- 亮相 (1318)
- 北京 (1297)
- 美术馆 (1266)
- 举办 (1192)
- 组图 (1170)
- 在京 (1131)
- 展出 (964)
- 作品 (914)
- 油画 (886)
- 博物馆 (822)
- 画展 (804)
- 艺术展 (734)
- 市场 (722)
- 画家 (669)
- 当代 (669)
- 文物 (658)
- 香港 (635)
- 艺术家 (631)
- 美术 (623)
- 名家 (615)
- 上海 (572)
- 万元 (564)
- 南京 (469)
- 书法展 (450)
- 画作 (442)
- 首次 (441)
- 国画 (433)
- 征稿 (423)
- 大展 (422)
- 将在 (415)
- 拍出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