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行为艺术不应悖离公序良俗

兰亭书童 2012-02-14 热点透析 评论

  近日,武汉市光谷街头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一位女子手扬皮鞭,用铁链牵着三位男子在地上爬行,期间一名男子还匍匐在地,舔舐女子脚上的鞋。据组织者称,4名表演者的年龄均在23岁到25岁之间,都是美术专业的工作者,这一作品是为了表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引发人们对女性权益的思考,呼吁社会关爱女性、尊重女性。

  行为艺术虽一向以怪诞、前卫著称,其本质却是用以反映社会现实、启发人们思考的严肃艺术。好的行为艺术应该是把艺术家对历史环境和当下问题的思考,变成纪实性的、能够与公众直接交流的活跃方式。但近些年来,国内鱼龙混杂的行为艺术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令公众反感的伪艺术,部分“行为艺术家”一再打破观众的心理底线:穿针、悬挂、吃草、吃死婴、当众展示性行为……这些展示暴力、自虐、血腥、色情的极端行为,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不择手段。

  行为艺术在中国屡屡引起争议,多数民众在谈到行为艺术时,都表现出明显的反感与排斥,原因何在?以上述武汉光谷街头“狗链拴人爬行”的行为艺术为例,很多人对此难以理解,因为它打着艺术的旗号哗众取宠,根本没有艺术性可言,人们无法接受这种太过极端、没有底线、有悖于道德文明且践踏人性尊严的表现方式。

  本来,在社会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通过行为艺术表达一些美好的希望,对社会现象提出一些质疑是可以理解的,但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应以尊重人权、人格为前提。要表达男女平等、反抗社会对于女性歧视的方法有很多,何必要以这种践踏人性尊严的方式来招致人们反感呢?用锁链、皮鞭、匍匐前行、舔舐鞋子等“招待”男性,除了让人产生生理上的恶感之外,并无尊重女性的相关联想。吸引眼球的目的是达到了,但看的人越多,其名声就越臭,收获这样的关注度,又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以为,行为艺术不能超越道德底线,不能背离公序良俗,不能歪曲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而离文明越来越远。因为,若没有公众认可,行为艺术者就如自娱自乐的小丑;若没有文化指向,行为艺术就和街头杂耍差不多。高素娜

Tags:行为艺术   不应   悖离公序良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