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杨佴旻:我的试验田是宣纸

兰亭书童 2012-05-15 热点透析 评论

  如同在实验田里劳作的农民,我想每一个画家都是在做着自己的一种试验吧。我的实验田是宣纸,我试图在这块天地里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让这种传承深厚的绘画从传统的样式中走出来。
  

雪柳 1998年作 66x120cm 杨佴旻 作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司法、公安、交通、医疗、社会保障、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或多或少的都借鉴了西方,蓝本已经由一个参照纵深到方方面面。鉴于此,我的作品便有了“以莫奈作品为蓝本的风景”,“以蒙克作品为蓝本的人物”等。我想通过这些画面提醒我,也告知看到我作品的人们∶在宣纸上也可以有这样的结果。
  
  我自幼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格式里学习和摸索。从最初临摹《芥子园画谱》、“永乐宫壁画”,到《溪山行旅》、《庐山高》、《万山红遍》、《大河寻源》……到再后来的刘国松式,于志学式,徐希式等。我恭恭敬敬的。传统水墨画重墨色,重抒写的思想一直影响着画家的创作取向。这种思想也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水墨画刻画性以及色彩的实践。我不是具有革命气质的人,于事喜欢循序前进。二十五岁前我从不敢在人前放声歌唱,我对声音有“恐高症”。每到高音时,还没有唱已经觉得上不去了。忽有一天,心血来潮,我就在一片无人的空地上,运足了气韵,用力一拔。我激动的眼泪差点掉下来——谁曾想,我竟生就了一副能唱《长江之歌》的嗓子呢!

  面对着万紫千红的世界,为什么要把水墨画定格在单色上呢?因为它的名字叫“水墨画”吗?那么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以及壁画,不是并没有单从画种的字义来界定吗。如果要是去抠字眼,那么水墨画还有宣纸吗?还有毛笔砚台镇尺画毡国画色吗?先人们坐轿子,我们乘汽车,这难道有什么不妥吗?为什么相信加山又造用日本画的黑加白画在木板上的那是水墨画呢?事物都有一个母体,山羊生不出猴子来――水墨画的母体是宣纸啊!

  《月到中秋》,《安德鲁博士》,《绿色的果子》,《冷光》,《咖啡店》,《三月》,《静寂的天》,《金门桥》,《远方》,《途》,《山》,《周末》,《红玫瑰》,及至近作《花卉前的男子》等。我力图更多的在宣纸上作一些尝试,发现一些可能。如同现在的中国,空白太多了,需要改进、解决的问题也太多了。我庆幸我生活在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比以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赋予我们作为和重任。

Tags:试验田   宣纸   杨佴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