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郎绍君:诗意的色墨世界

兰亭书童 2012-05-23 热点透析 评论

  水墨画始于何时,已无十分确切的年代可考,但至少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国唐代,就相当流行了。它的工具主要是毛笔,材料主要是能溶于水的墨、纸、绢。比水墨更早的画,都以浓丽的色彩为特色,水墨画则开辟了以黑白两色的变换为特质的绘画新样式,十世纪以来竟演为中国绘画的主流,至今千年不衰。

春华秋实 杨佴旻 136X97cm 2007年

  古代中国画论有句话“墨分五色”,意思是黑色分出浓淡以后,也像缤纷的五色那样丰富和耐看。传统中国哲学崇尚宁静淡泊,认为不争名利、远离官场倾轧的人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洁身自爱的人才算“淡泊”,因而也品质高尚。不以美丽的色彩炫目的水墨画与追求淡泊人生、淡泊精神的士大夫知识阶层合拍,于是就成为士人们喜爱的艺术方式。

  水墨画大略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工笔即工整细致的描写,重视形似;写意是“写其大意”,重视“似与不似”和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约十三世纪后,文人画家成为画坛的主宰,抒情寄意的写意水墨逐大行其是,涌现了许多画家和作品。

  二十世纪以降,西方绘画被大规模引入中国并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主课。水墨画和油画等相比较,弱于刻画物象,也弱于表现时间、光色的奇妙变化;加之传统既久,理法过多,许多画家观念保守。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青年艺术家,率先引入光色,改革传统水墨画,于是出现了以融合中西画法为特色的新水墨画(或曰彩墨画),并且形成气候,形成与传统水墨画的并立、互补之势。

  杨佴旻幼习水墨画,继入大学兼学中西绘画。后到日本,又吸收日本画的一些因素,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他仍用水墨画工具媒材如宣纸、墨、毛笔和水墨画颜料,保持了水墨画的透明性。但把水墨主角换成了色彩主角,在题材、构图、造型、光线、笔法、情调各方面也弱化了传统因素,以追求表现他所见、所想的世界。

Tags:诗意   世界   的色   郎绍君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