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最绘画的那方

兰亭书童 2012-06-20 热点透析 评论

  “最××”,是网络年代的熟语。“最”是副词,表示程度,后面一般紧跟形容词,如大小、远近、前后、好坏等。但直接跟了名词或动词,原先指定是一种错,现在却将错就错,十分热门。“最绘画”也来探个热闹,但绝非赶时髦,而是针对媒体时代绘画的坚守,意在对青年油画家发出一种召唤。

  影之舞(油画) 庄 重

  2010年中国油画学会成立15周年大会上,我们提出在今天视觉文化的整体视域中,重建绘画的力量是第一重使命。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体和影像技术的翻新,一个新的图像时代正在改变着今日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对于图像的感性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在往昔岁月中,绘画是图像制造的唯一方式,它的创造深深地吸引了古人的视觉与心灵,并培养起那种手握卷轴、心游天地的感受和想象力。今天,数以亿万计的图像交织在各种媒体中,令人目不暇接,图像的体验远远超过亲身亲历的体验。习惯了大量图像信息的人们,将日常生活看作图像,将生活世界看作图像。这正是海德格尔所指出的“世界的图像化”。在如若烹烧泥鳅豆腐那般漫长的过程中,青年一代对绘画的感受力正在沦失。绘画所牵联着的生命世界的诸种存在意义,以及在这个意义上存持的精神深度的价值日渐式微。更重要的是,在媒体时代无所不在的大众媒体那里,那种缺乏原创的复制正大行其道。所有的事件和人物都是图像,存在于公共机器、录制合成、影像处理的程序之间。当这般处理的结果再度显像之时,是“谁”真的在那里?这种仿像的出现威胁着人类思考的根基。正是面对这样一系列的忧虑,我们祈望通过绘画的“人与世界同在”的直观体验方式,挣脱技术的规制,冲破表象化的肤浅和仿像的合围,重寻艺术生动的感性方式,把绘画行为中思与诗的精神可塑因素最大量地释放出来,重构丰富多样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这正是我们拈出“最绘画”,强调绘画性所寄予的使命性的厚望。

Tags:绘画   那方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