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中国法书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兰亭书童 2012-11-20 书坛快报 评论
  11月5日,《中国法书全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文物出版社召开。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思卿,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赵长青,中国书法杂志社常务副社长郭志鸿,国家书画鉴定组成员、文物专家谢辰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雷振方,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振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培贵等出席。   《中国法书全集》是迄今最大、最系统的一部中国古代法书墨迹全集。全集共分18卷,计先秦两汉一卷、魏晋南北朝一卷、隋唐五代三卷、宋代三卷、元代三卷、明代四卷、清代三卷。全书于2012年初正式面世。   据介绍,《中国法书全集》是文物出版社继《中国绘画全集》、《中国青铜器全集》、《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之后,承担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为出版《中国法书全集》,出版社调集了全部书法编辑力量,编辑工作历经八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国家这一重要出版任务。   《中国法书全集》有两个突出特点:权威性、系统性。权威性体现在《全集》所收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代表性方面。《全集》收录的作品原则上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全国巡回鉴定中遴选的法书精品为基础,酌收大陆内外博物馆所藏的部分重要作品。这个鉴定组包括: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愷、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诸位先生,是上世纪中叶国家组织的一个权威书画鉴定组。 系统性是说《中国法书全集》是迄今最大、最系统的一部中国古代法书墨迹全集,时间跨度上起先秦,下至晚清;收录包括甲骨、铜器、玉石、砖陶、竹木简牍、绢、纸等诸多质地的传世墨迹;每件作品除本幅外,还尽可能收录了题跋,并附作品尺寸、质地、收藏单位、释文、钤印、著录、赏析等基础资料信息;全书按历史朝代编排,每个朝代中按作者的生存年代排序,同一书家的作品则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   法书墨迹是最能反映古代书法艺术面貌的书法存留形式。与会的书法理论界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国法书全集》的编纂质量和艺术传承价值,认为其在中国书法史乃至出版史上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        

 

Tags:法书   会在   北京   中国   座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