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读巨幅花鸟画《壬辰大别山》

兰亭书童 2013-01-29 热点透析 评论

  “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这是大别山名称之由来的一种说法。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的大别山,东延为安徽境内的霍山(也称皖山)和张八岭,西接桐柏山,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它与西部的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连绵千余公里,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由于它分开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也分开了吴国、楚国两地,从而使得南北两地的气候环境和风俗民情截然有别。它襟江带淮,境内峰峦叠幛,怪石鳞峋,峡谷迭生,瀑布凌山,险峻秀美。所以,大别山森林海拔差异大,植被变化明显,山清水秀。高度从400多米至1700多米,平均海拔千米以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山林景观,自然也是画家们游览取材、流连写生的福地。2012年初春至中秋,唐菂弟、冯张云、王衍平、金宝、杨镛、董光九、殷小雅、马施兰、王涌、王宏娟、陈建坤、戴春、隋鸿君、汤晓云等一帮画家,在张国琳的组织下,深入大别山采风,创作了反映大别山风物的巨幅作品《壬辰大别山》,墨彩飞舞,笔墨鲜灵,生趣盎然,蕴含着合肥山水、花鸟画家对皖西这片沃土的赞美。对艺术家们而言,他们不仅是将各自几十年的美术功力付诸纸上,更重要的是笔下流淌着他们对生长的这片土地诚挚的热爱与感情。

  中国画题材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体察与感悟,但它更通过画家的笔墨,赋予画面中的自然以新的意境。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反映有关当代及历史的重大主题美术创作作为重点工作,多次组织合肥画家深入生活创作、交流办展。对于大别山这一艺术题材的宝库进行美的展现,是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近年来,合肥美术事业进入了新的繁荣期,一批本土发展起来的中青年画家,在全国各项画展中取得了不菲成绩,他们正处在艺术生涯的旺盛期。合肥市文联美术创作中心组织实施合肥市中青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系列活动,集中了中国山水画、中国人物画、中国花鸟画、版画家30余人,以探索中国画的时代精神,强化合肥版画的地域风格为创作思想,集中创作一批反映当下的大幅美术作品,《壬辰大别山》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案得以进行。据称,此次创作活动形式、以分组创作进行,前期组织创作座谈,草图、习作观摩,专家指导,确定创作方式、进行构思构图交流,组织外出考察、采风写生等。后期进行正稿集中创作,促进交流,专家点评。18位画家历时8个多月,画了100多幅习作,三次集体去大别山采风,10米大稿画了5张,终于完满地完成了创作——大幅中国画主题花鸟画《壬辰大别山》。作品关注自然生灵,尺幅巨大,洋洋大观,将传统的笔墨与程式融入真实的生活,在艺术创作中还作品以自然的神韵,传递出一股感人的力量,将水墨意蕴与生活体悟的融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潘欣信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