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电子时代的手写体

兰亭书童 2013-03-01 热点透析 评论

  很高兴看到海外版登载《我们还需要汉字书写吗?》(2012年12月14日第15版)一文。

  显然,手写与键盘的论战仍将持续经年。手写体,无论何语种,面对戏剧化突变的电子时代,都会萎缩。跟随我们若干年代的笔已经不那么温暖,却依然鲜活。明天,漫长的人类文明进化,会给其应具的文化定位。

  西方——

  当今举世各个角落,电子设备无所不在,人类交流的进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而日新月异。稍稍不留意新的技术,明天我们就会被视作文化乞丐。在美国,不略懂些电子设备的常识,生活工作都举步维艰。

  有意思的是,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最新版,都含手写体的辨认系统。并不只将手写体改换成印刷体,而是尽可能接近原始笔迹的显示。我们对这种显示系统的精确度批评不已,但它迟早有一天会像使用派克笔在软硬适度的高质纸面上书写一样,任我们得心应手。

  手写体被今天电子设备的开发科学家、商家、用户及社会所关注,印证手写体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一张感谢卡、生日卡、哀悼卡……今天的美国,自小学生一直到耆老,都会郑重其事地手写几句话;很多雇主,面试时的最后一道菜是让应征者写下一段文字,那很可能是决定取舍的关键;连最擅长计算机文字的律师们,面对客户也还是手写笔录占多数,因为方便实惠。

  对手写体存在的价值的辩论早在200年前就已开始。威廉姆科替斯伯爵1825年呼吁教育核心的三基础之一就是书写。清晰工整的手写可以大大促进学生智商开发,有效地帮助学生拼写和记忆。近几十年的研究清晰地证实,这种规范的教育是其他手段达不到的:不能完成手写训练的学生,往往在阅读、记忆或高一级学校的教育中失败;而练好手写对逻辑、组织、修正及自主掌控文字,都大有裨益。

Tags:标签   标题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