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热点透析 / 正文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访中国花鸟画家顾园

兰亭书童 2014-01-24 热点透析 评论

《书脉周刊》:您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当职业画家又是什么时候?

顾园:我3岁时,楼底下住着江南山水画家王长富先生,他画画,我在边上看。8岁我就学画画了,我外婆送了10个鸡蛋给王长富先生,算我正式拜师了。我与外婆同姓,我外婆顾月玲是广东韶关人,她家原是开金矿的。后来孙中山发动革命,她家中被抢,与外公谢凤岗回安徽安庆怀宁洪镇开谢长生药店,外婆后来当了血吸虫防治所化验员,外公开了安庆三牌楼医疗所。我从小与外公、外婆长大。17岁与父母生活在安庆师范学院。我幼年随外祖父谢凤岗学习医学和书法,后师从王长富先生习画。青年时我当兵入伍,在福州时,又随石开先生习书法,随郑乃光先生习画,后入中国画研究院(现国家画院)随吴冠中、刘大为、吴长江、田黎明等画家习画,1995年,我的作品走向书画市场。开始在《收藏》杂志、《中国收藏》杂志上登广告,开始有润笔的卖画。有人称我:顾元润格先生。以为我是日本人,买画人不懂,顾元是我的姓名,润格是我书画作品的价目表。当时国画约20元一平尺,书法5元一平尺。

《书脉周刊》:从您的画作中我们了解到,您是一个非常熟悉生活、热爱生活的人,这可能是与您丰富的生活阅历有关系,听说还当过水手,货运员,您的这些经历估计对您的艺术眼光的养成很有帮助?

顾园:是的。我1991年至1993年当水手,1995年至2000年当火车货运员。在大海开船,叫航海,在江河中开船叫驾驶,统称水手。我退伍后在长江开拖轮运汽、柴油,沿上海至重庆航线,饱览了长江一线壮丽的景观。

1998年底至1999年初,在深圳禾福艺术中心办展,2005年,在烟台寰球画院办展,2006年,在上海邮、币、卡中心办展。并出了4套共20枚的电信卡。

《书脉周刊》:像作家、画家等很大程度上都要靠天才,您觉得自己现在的成就是由于您的天分还是由于您的有为而然?

顾园:我的经历告诉我,要有所成,须得吃下苦。因而在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我时刻恪守着“天才来自勤奋!”这句箴言,老师叫我一个构图画十遍,我就画上十遍以上。小时候买不到宣纸,用毛笔蘸清水在地上写,在报纸上写,在毛边纸上画。我一年画二十瓶墨、一万支颜料,用坏三十支笔。我画画最大的特点是熟而快,画作的内容都是自己生活积累的爆发。范曾一个月画两百幅。我认为不会流水线作业的画家是不会画画的画家。大师传世的作品要一万张以上,才是大师。庖丁解牛,迎刃而解。好的厨师,一辈子只用一把快刀,因为他知道牛的结构。迄今为止我总共画过约5万余幅画。另外,机遇也很重要。古人讲,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即是机遇的力量。比如徐悲鸿,倘若不是因缘际遇遇上了赏识他的一批时代风云名人,如康有为、傅增湘、蔡元培等,他的成就不可能那么大。

《书脉周刊》:谁是改变您命运力量最大的人呢?

顾园:居高声自远,非是凭秋风。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要感谢把我逐步推向市场的拍卖行、画商。说白了就是自己成就自己。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任重画工笔人物,在北京成功了。柳学健画花鸟,在北京成功了。2013120,由北京中艺铭佳文化艺术交流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双满大酒店举办一场中国画、油画专场,我有2件作品参拍。一幅4尺整纸,一幅4条屏,底价分别为5万、8万。读书集中在中国古代史,画集,在画作上强调传统文化。我的体会是:与高水准的人在一起,自身修养提升得快。耳濡目染,自然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书脉周刊》:您除了画画之外,有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平常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顾园:我业余会在长江健身会所锻炼。另外我懂中医。中医、京剧、国画是国粹。我的感受是:要从书本上看,到看真实的花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境界的问题。静处安身,闹市卖画。

《书脉周刊》:在画作方面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顾园:吴冠中先生。他敢讲真话,不怕得罪人,他的画作是从自然到宣纸、画布上去的。还有山水画家姜筠、萧谦中,“江南二郑”郑珊、郑琳。

《书脉周刊》:您曾经为友人抢救性地鉴定、购买了一大批书画,包括“海派”张熊、吴湖帆的山水、弘一法师的书法,能否把这一过程详述一下?

顾园:岳西一家三兄弟分家:有五幅字画要卖。被一文物贩子以低价购入。张熊画上落款:子祥。子祥是张熊的字。清代人落款有号、有字。比如翁同和书法落款:瓶翁。这是他的号。弘一法师的落款:黄昏老人。这是他的笔名。盖“李息”印,这是他二十多岁时,未出家入佛门的名字。文物贩子不知。吴湖帆的山水扇面,成扇下边是象牙的。文物贩子把扇骨1千元卖了,不知吴湖帆是与张大千、陈少梅、溥儒齐名的民国四大家之一。其余字画文物贩子买了卖不掉,夫妻反目,其妻要烧了这批东西。我让好友厉向阳、于伟林分别从宁波、杭州赶来,带了一大批浙商,以重金购入,捐给了新建的宁波美术馆。

《书脉周刊》:能否说说您为吴湖帆、冯超然补了一个荷花长卷在嘉德拍卖行拍了431万这件事?

顾园:我摹古,鉴古求今。上海友人藏有民国画家吴湖帆与冯超然的花鸟小品,38x48厘米各1幅,他要一长卷,我去泾县买了民国时期的宣纸,墨块及颜料,画了7幅荷花的各种形态,装裱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9米,高048米的长卷,在无锡文苑、北京诚轩二次拍卖流拍,第三次在嘉德拍卖行以431万拍出。

《书脉周刊》:我们知道您曾获首届文人画大展金奖,其余各种奖项近百余次,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创作手法?

顾园:我的创作手法:把一刀宣纸放平了,用清水调好颜料,倒下去,一张一张铺开,晒干了,再一张一张地画。多年的积累。无意为之,而成正果。宣纸反面也画,有层次感,有时用打火机烧去四边,抱残守缺。有沧桑感。

《书脉周刊》: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创作方法?

顾园:对,我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不可同曰而语,我就是顾园,一个卖画的,大师好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我不刻意为之。

《书脉周刊》:平常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顾园:画画、散步、健身。寄画,去银行取画款。另外,我还带高水平的书画研究生,鉴定、购买名家书画。本来生活就很简单,弄成那么复杂得不偿失。山水画家有地域性,一般画的就是自己最为熟悉的地方。如赵卫画燕山,贾又福画太行山。安庆韦远柏画石塘湖风光。香港画家王秋童画香港的高楼大厦,街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这是一个高境界的过程。

《书脉周刊》:您的家乡给了您怎样的灵感驱动?您怎样评价自己?

顾园:我的画强调人文精神,给人以励志:天道酬勤,人寿年丰,花好月圆。我所在的安庆是轻纺、石化城市,这里诞生了书法篆刻大师“皖派”邓石如,“二弹元勋”邓稼先,“五四”运动的风云人物陈独秀先生。这里有司空山(二祖禅宗道场)、天柱山(古南岳)、黄山、陈独秀墓、邓石如老屋、赵朴初故居、迎江寺振风塔。我在市民广场、江边公园写生,画灰喜鹊、喜鹊、红花、益鸟。有“吉祥开泰、旭日耀春”之感。观者喜闻乐见。

我要超越,站在大师的基础上,才能看得更远。20061月,《重振新安画派的雄风》的文章在《美术报》刊登,被理论界友人称为当年风云人物,是集中国画理论、鉴定、创作与一身的奇才。安徽省书协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5周年”书法大展皆因这文章引起的。王涛、张煜、刘云鹤三人在《中国书画报》上撰文《重振新安画派看黄山风》。安徽省为省画院画家在上海、广州、北京1995年办展花了40万元,省财政拨款,一时舆论哗然。

《书脉周刊》:朋友圈里都传说您德行天下,屡次济困救贫,能否略举一二?

顾园:我曾捐一百余幅作品,给山东曲阜残联,在孔庙万古长春坊展出,以近亿元价格售出,轰动一时。我的处世准则是: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有一女工与前夫离婚了,儿子归她,她炒股亏了,儿子上大学需三万元,我贱卖自己作品,把钱送去。

《书脉周刊》:您对下一步有何打算?

顾园:购画、出书、办展。

 

Tags:厚生   正德   臻于   花鸟   中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