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刘正兴纵横高原30000里油画作品展”开展

兰亭书童 2014-02-06 书坛快报 评论

710下午2点,“天路·梦萦三江源——刘正兴纵横高原30000里油画作品展”将在岁月画廊举行开幕式。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7日。

昨天,周韶华、朱清时、林木、王岳川等5位学术界名家,作为此次画展的学术支持,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身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朱清时显得尤为突出———他的诸多头衔里,看上去没有一个和艺术有直接关联。然而,他却是一位资深的艺术爱好者和藏家。

  “海选校长”的艺术情结

  去年9月,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个名字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关注对象———这位坚决抵制扩招、主张学者治学、“去行政化”“去官员化”的改革派学者,经过轰轰烈烈、历时一年多的“全球海选”,获聘成为南方科技大学的创校校长,声称要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种一亩试验田”,引发了如潮的评论,有赞赏也有质疑。

  这样一位教育界、科技界的明星人物,和艺术,和刘正兴的这次个展,是如何产生联系的呢?

  昨天,记者致电朱清时校长,他感慨地说:其实自己从小就喜欢艺术,“是与生俱来的兴趣和爱好。但是我们那个年代,学习好的都被要求学理工,所以就只能把对艺术的感情埋在心里,当一个艺术爱好者吧。”出生于1946年的朱清时是地道的成都人,自然与一些成都艺术家有同乡之情,和书法家刘正成更是多年好友。因为刘正成的介绍,朱清时也很早就认识了刘正兴,并对他的作品一见如故。

  “我第一次看刘正兴的画时,就忍不住叫好。他竟然能用最简单的点﹑划和涂抹,把非常复杂的自然景观表达得如此生动!”朱清时对记者说,“虽然我从事的是自然科学研究,但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对绘画和书法怀有难以言传的好感。后来我才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感情是源于对艺术家们的钦佩,他们能够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简练方法,用来描述自然界的复杂事物。”

  据悉,朱清时比较偏爱中国传统书画,除了刘正兴的作品外,他还收藏有扬州八怪的真迹,是他从日本“淘”回来的,“但太贵的我也买不起。”

  著名美术家周韶华也很推崇刘正兴的画,他说“刘正兴在创新方面是一个典范。他的艺术观念就是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画坛公认的“豪放派”

  在美术评论家、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木的眼中,刘正兴的画正如其人,豪放奔腾,不拘一格。他说:“刘正兴是个极爱自然的人,全四川稍具特色的山水,几乎没有没去过的。刘正兴的性格豪放大气,他对山水的爱好也喜好大山大水,所爱大多为三、四千公尺以上的大山、高原,如近八千公尺的贡嘎山,五、六千公尺的四姑娘山,四千余公尺的巴朗山、二郎山、折多山、夹金山、甘孜高原,所爱江河亦是金沙江、大渡河、岷江、雅砻江及大山深处的青衣江……刘正兴直接去开发中国西部的审美原创性,他画面全新的中国化、民族化气派,为我们今天的油画———这个来自西方的外来画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国际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王岳川则认为:刘正兴不仅对西方绘画语言有着娴熟的把握,同时也将中国画方式和艺术意境作为处理油画的方式,“使油画呈现出东方空灵的艺术意趣,而与当今西方油画形成迥然不同的路数,成就了自己独创的风格。他的画笔法生辣、凶猛且墨色凝重,展现的是一种眼观天下的大画意识。”

  而在岁月画廊的负责人眼中,刘正兴更是一个今时今日已很少见的艺术家,“他总是不断地深入到深山老林中,不断地长途跋涉在雪域高原上,甚至直抵珠穆朗玛脚下,抑或到达边关哨卡或无人之境。他曾在甘孜州九龙县海拔四千多米高山的积雪寒风中画得汗流浃背,也曾在阿坝若尔盖县的花湖被冻得手指皲裂而运笔不止……有着对艺术、对自然、对生活这般的热情与忘我投入,他的画怎能不感人呢?”

  哥哥眼中的“本末倒置”之路

  而在刘正兴的哥哥、书法家刘正成的眼中,看到的是弟弟不同寻常的艺术之路。“现在的美术学院从附中开始,主要是在素描形构、色彩技法上打基础,然后再开始创作。刘正兴则是从创作开始,然后进入形式技法的。所不同的是,这个流程并非他本人自愿选择,而是时代、生活所决定的。”

  这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原来,大约30年前,刘正兴作为知青下乡到雅安,刚刚学了一点绘画常识的他被县文化馆招去参加业余美术组,还要准备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美展。于是,之前只勾过连环画的刘正兴,本着“初生牛犊”的精神,创作出了他的第一幅作品———木刻版画《扎根树下》。

  没想到此画一出,竟然大受欢迎,从那以后,刘正兴便有了不少这样的作品问世,有的甚至获了奖,他也渐渐成了小有名气的“工农兵画家”。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刘正兴回了城,先当了工人,后又进了图案设计室,成了专业美术设计师。这期间,他补了课,进行了较严格的素描训练、色彩训练,画的画已经没有处女作《扎根树下》的土气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初的那股鲜活劲儿却也几乎没有了。

  上世纪80年代,刘正兴离开专业美术编辑的岗位,奔向大自然,忘我写生。这种回归为他带来了第二次艺术上的新生。刘正成欣喜地回忆道:“当他奋斗10年后,他的美术创作恢复了生机,他的一大批山水画受到了美术界的好评。去年,他与我一同到日本名古屋举办了《蜀道心情———刘正成刘正兴书画展》,他的一组蜀地山水小品颇受日本专家的好评,并在有关艺术杂志刊载。我无法在这里简单地诠释生活是怎么赋予了刘正兴灵感,而灵感又是怎么赋予了他艺术技巧,但我在这里能感触到生活之情可能猛烈地触动了他某一根特别敏感、特别粗壮的艺术神经,调动了他数十年所积累的艺术经验。”

 

Tags:油画   高原   作品展   纵横   刘正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