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从延安到北京——王式廓诞辰百周年系列活动在京举办

兰亭书童 2014-02-09 书坛快报 评论

    5月6日,由国家教育部、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央美院、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承办的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举行。     
     上午九时三十分,“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教育部体卫艺术司副司长廖文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在主席台就坐。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罗成琰,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黑德昆,王式廓先生的夫人吴咸和王式廓的子女:王其智、王荻地、王延荻、王晓欣、王群作为嘉宾到场。党委书记杨力主持纪念大会,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徐冰,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出席。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院长潘公凯,王式廓的学生、闻立鹏教授和王式廓的夫人吴咸先后发言。大家共同回顾了王式廓始终不渝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坚守艺术的良知和人本主义情怀,高度评价了他强烈执着又信念坚定的艺术成就和教育理念,王式廓留给当代无尽的精神财富,对他的纪念也是接受他艺术精神的感召,开拓新世纪的艺术创作。
      纪念大会上,吴咸先生和王式廓的女儿王荻地、王延荻、王晓欣、王群共同将王式廓的作品172件捐献给了国家,交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并由潘公凯院长颁发了收藏证书。
      本次展览将展出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地及其家属捐赠的王式廓作品,包括油画、木刻、素描、速写、手稿、草图,以及《血衣》、《改造二流子》、《井冈山会师》等大家熟知的经典作品。展览以“从延安到北京”这个关键词为思路,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四大板块:一是光明在前——走向延安;二是激情岁月——延安时期;三是大地之子——新中国新生活;四是壮志未酬——70年代。其中第三个板块又分作七个单元,分别是:世纪之作——《血衣》、民族魂韵——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时代新歌——劳动与建设、广大精微——教学实践、出入中西——旅欧纪事、湖山清远——风景与写生、赤子之心——生活与亲情。        
    上午十时三十分,“从延安到北京——王式廓百年纪念展”隆重开幕        除参加纪念大会的嘉宾外,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先生、李可染基金会董事长邹佩珠、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等领导及专程从日本前来的国际友人参加了开幕仪式。徐冰副院长主持开幕仪式。潘公凯院长、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和中国美协刘健秘书长先后致辞。
    展览开幕仪式上,由吴咸先生和她的4个女儿共同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200万元设立、用于资助中央美院在校研究生海外考察的“王式廓奖学金”举行了颁奖仪式。王国召、金海慧和胡晓岚作为首届获奖学生登台领奖。随后,杨力书记和马骁先生一同揭晓了此次纪念活动出版的两本大型画册《王式廓》和《从延安到北京》。
    此次展览展出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地及其家属捐赠的王式廓作品,包括油画、木刻、素描、速写、手稿、草图,以及《血衣》、《改造二流子》、《井冈山会师》等大家熟知的经典作品。展览汇集了700多件作品以及相关资料,展现“土地之子”王式廓的生命情怀,希望通过对王式廓艺术人生的深入研究和展示,进一步认识现代中国美术的历史,研究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的革命史与社会发展史,对这双重的历史进行研究,以期廓清复杂曲折的20世纪历史的线索和轨迹,揭示时代的发展情景和真实状态,展览将展出至2011年6月5日。     
    下午二时,举行了“纪念王式廓百年诞辰座谈会”
     当天下午,在美术馆贵宾厅,闻立鹏教授主持举行了“纪念王式廓百年诞辰座谈会”,王式廓先生前的朋友和学生鲍加、张华清、蒋采萍、文慧中、潘世勋、雷正民、李树声等及王式廓先生的亲属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座谈会,大家通过回溯记忆、点评作品和归纳精神等方式,纪念缅怀王式廓先生。    
    为纪念王式廓诞辰百周年,还编辑出版了大型展览画集《从延安到北京:20世纪中国美术巨匠王式廓》,收入王式廓1400多件作品及相关图片、文献资料,是进一步研究王式廓艺术的不可或缺的珍贵文献。同时出版《王式廓评传》(闻立鹏著)、《王式廓艺术研究文献集》、《王式廓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文集》及大型画集《王式廓》等。

 

Tags:延安   诞辰   在京   北京   周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