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法网——中国书法大型门户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头部模板-自定义右侧文字

首页 > 新闻 > 书坛快报 / 正文

“藏迹——李小可版画作品展”北京画院开幕

兰亭书童 2014-02-11 书坛快报 评论

  2011年11月13日上午10时30分,“藏迹——李小可版画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沉静却充满激情的版画作品令现场观众不得不为艺术家对于藏地、藏人那种独有的敬仰而感动。
  
此次展出的版画作品均来源于李小可近三十年来数十次深入藏区的摄影作品,在近万张“藏迹”照片中完成了现场的100多幅版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探索版画语言再现那些充满灵动与激情画面的全过程,而这些激情从展览现场排放的经幡以及其他藏器中立即感受得到。
  数十载藏地情缘源自一次偶然

  西藏已是中国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高原”,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先行者吴作人、董希文身上我们不难看出西藏题材给他们的艺术创作所带来的冲击。时至今日,一批批活跃于当代画坛中的艺术家仍不断踏上前往青藏高原的征途,寻求自己心中那方神圣的梦境。

  1988年春,摄影家郑云峰拜访李可染先生,请老先生书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并交给他刻成碑带到黄河源头去。对此而充满向往的李小可决定随行。而他没有想到,这次随行竟开启了自己与西藏二十多年的不解情缘。截止到今年,李小可已去藏地26次,足迹已踏遍黄河源头、长江源头,也走遍了西藏的阿里、甚至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对于这片神圣而纯洁的土地,艺术家李小可说:“那是一个能使人魂断的神秘境地。我企图走得更近,可它永远在远方。”

      新尝试阐释艺术之大美

  李小可是以国画家、摄影家的身份被人们所熟知,这一次他又给人们带来惊喜。善于捕捉人类瞬间感动的摄影艺术已经无法承载艺术家对藏地的深切感悟,李小可不断尝试新介质、新科技,利用计算机技术、丝网印刷技术将以往拍摄的近万张摄影作品作为创作的基本素材,反复的进行剥离、褪色,不断的进行提炼、渲染,终于成为展览中的丝网版画。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我迷恋版画手工制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你拥有一次再参与和再表达。就像当我们要表达某一种敬,有人可能选择盖一座庙,树一个塔,而我选择了版画,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情感。”

  李小可像是一位导演那样,在策划、组织、实施、创作,通过摄影艺术、数码技术和手工制作的组合,这些再加工的艺术作品越发体现出其时代性和独立性。而像《藏迹》这些主题作品中,艺术家不仅将朝圣者、禅僧、牧民、活佛作为交织于视野的主题,甚至将自己的肖像也纳入画面语境里,通过这种炽烈情感的表达方式,寄托着其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拥抱自然的真挚情怀。

  展览结束后,李小可将把这批以藏地、藏民为主题的版画创作全部捐献给北京画院。同时他在开幕式现场还表示“将会继续创作并捐献出去”。

  此次展览由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可创文化具体承办,展览将持续到11月21日。

 

Tags:画院   版画   小可   北京   作品展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